清代厚黑第一閹——李蓮英3
進讒言毒死光緒帝
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帝被以謀就皇太後的罪名的禁起來。李蓮英領著一群太監把光緒帝帶到慈寧宮右側殿。他對光緒帝說。是秦皇太後之旨讓光緒住在這裏的。為了監視光緒的一舉一動,李蓮英派出了16名人監“服侍”皇上;為了不讓光緒帝逃跑,據說是李蓮英給慈裕太後出主意,把光緒帝囚禁在中南海的流台。光緒到流台後,李蓮英又帶領一批小太監把通向流台一個小曲橋拆掉,塗台變成了一座孤島,出人隻能靠小船來往。從此後,光緒帝成了慈穆太後的一名囚徒,在流合這座孤島上度過了整整十個春秋。在這10年裏,隻有庚子兵禍(1900年),慈接太後出逃北京,攜光緒帝西幸,光緒帝才算有機會離開孤島一年。李蓮英奉主子之命,負責看管、監視光緒帝。據說光緒帝被囚之後,先是仰天長歎,後又淚流滿麵。恰好被李蓮英撞見,他幸災樂禍地說:“皇上,這是老佛爺讓你享清福啊!別難過呀廣這種顛倒了的主奴關係既說明了光緒帝身陷囹圄的困境,也反映了李蓮英陰險歹毒。
如果說李蓮英日後對光緒、珍妃的報複是宮廷內部政治鬥爭的結果的話,那麼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對光緒的報複純屬仗勢欺人,恃慈掉太後之淫威,以奴欺上。在這一年春天,光緒臨朝議政。為了了解光緒帝的一舉一動,慈掉太後派李蓮英去殿後偷聽。其實,李蓮英充當慈穆爪牙,幹這種勾當絕對不是一次兩次了,可是這次他實在不走運。光緒帝散朝後一般都走前門,而這次走的是後門。李蓮英始料不及,躲閃不開,竟然一頭撞到了皇帝的懷裏。還未等光緒開口,李蓮英卻狠狠地瞪了皇帝一眼。光緒帝對李蓮英傳寵自傲,目空一切,處處刁難自己,借慈檜淫威幹盡壞事早已不滿,今天與他握了一個滿懷,不但不有所收斂,反而瞪了自己一眼,光緒帝新使舊恨一起湧上了心頭,一時怒火中燒,在康有為等人的鼓勵下,更加之他早有懲罰這個大太監之心,便伸手狠狠地打了李蓮英一個耳光。聯想到光緒二十年(1894年)被光緒帝杖責,這次又遭耳光,李蓮英對光緒帝各種仇恨交織在一起,對光緒帝的仇恨更深刻了。李蓮英挨了耳光,但也無膽量對皇帝作出任何反抗,但他可以到主子那裏告皇帝的惡狀。他跟在慈模太後麵前。涕淚俱下,高呼“老佛爺救命”。他痛哭著向西太後訴說挨耳光的經過,聲稱照此發展下去,恐怕性命難保。聽完李蓮英的哭訴,慈移太後臉色鐵青,馬上命人把光緒傳人宮中。光緒在氣頭上打了李蓮英,可事過氣消之後,也覺得這一耳光無異於捅了馬蜂窩。西太後傳他時,他明白了怎麼回事,戰戰兢兢地來到慈稻麵前,立刻跪地求饒:“孩兒叩見親爸爸,冒犯李總管之事,實為魯莽,乞求寬恕,日後再也不敢這樣做了。”說完後又看了看李蓮英。隻見這位大總管滿臉;淚痕,對跪在地上的皇帝理也不理。慈格太後殺氣騰騰地將光緒帝怒罵一頓,又追問是誰從中挑撥的。正在這時,珍妃趕來為光,緒帝求情,慈模太後見珍妃到來,馬上氣上加氣,抬手打了珍站兩個耳光。到了吃飯的時候,慈稼人後讓李蓮英陪她去用膳,繼續讓光緒帝和珍妃跪在地上。李蓮英覺得自己這口氣出得差不多了,很快換了臉色,建議讓皇帝和珍妃去吃飯,這時帝妃二人才直起身來。這種徹底顛倒了的主奴關係在幾千年中國封建社會的曆史上是極為少見的,也隻有李蓮英,隻有李蓮英與慈接太後當政期間才“創造”出這樣的“奇跡”。
皇帝跪在地上,太監耀武揚威地站在一邊,這本身就是一種十分嚴厲的懲罰,但陰險狠毒的李蓮英仍覺不滿足。當天吃完晚飯後,慈值讓李蓮英陪她去散步,李蓮英借口頭暈不能去。慈櫓知道李蓮英在玩鬼把戲,卻姑息遷就,反過來懲治光緒帝。她傳旨讓光緒請禦醫來給李蓮英看病,光緒帝哪敢不從?低三丫四地請醫生給太監看病。弄得這位大清帝國的皇帝被一個太監整治得無可奈何。
光緒帝被國前,李蓮英隻能與光緒帝暗中鬥法,向主子進讒言來懲治光緒。光緒被國贏台後,身陷囹圄,形同一個活著的死人時,李蓮英也就川不著暗中活動了,可以公開向光緒帝複仇了。李蓮英向光緒皇帝複仇是從光緒帝接受維新主張,進行戊戌變法開始的。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也就是光緒怒打李蓮英耳光的那一年,光緒帝宣布變法,於是圍繞變法維新發生了帝後兩黨之爭。顯然,李蓮英是後黨的忠實走狗,一旦慈格太後勢坍,李蓮英是不會有好下場的。在維新變法期間,李蓮英四處打探消息,不僅在主子麵前進讒言,而且還無中生有,捏造事實,添枝加葉,為後黨發動政變盡忠效力。他曾經對慈植說:“自古以來,明智的君主都遵守孝道治理天下。而今天的皇上公開違背孝道,如此這般,怎麼能對得起祖先和臣民呢?不如早點兒收抬掉。”慈播發動戊戌政變過程中,李蓮英起的作用是相當惡劣的。當康有為等人密商奪權時,李蓮英察覺到了蛛絲馬跡,立刻向主子作了報告,慈接太後便命令榮祿作好準備。慈搞太後雖然對李蓮英的話沒有懷疑,但又覺得光緒帝生性怯懦,沒有勇氣敢如此膽大妄為,認為李蓮英有點兒小題大作。李蓮艾則對主子說:“盡管光緒帝沒有這麼大的膽量,可是康有為並不是守本分的人,還是加緊提防一點兒為好。”慈櫓太後還是有點猶豫之時,袁世凱出賣了維新派。慈穆對李蓮英的謀略表示了讚許。從此之後,光緒被囚孤島,朝中再也無人有膽量對李蓮英提一個不字,凡遇官中、朝廷大事,慈穆太後總把李蓮英叫上,聽聽他的“高見”。每逢這時,李蓮英又變得乖巧起來,常常推辭自己是宮中賤役之輩,不敢過問軍國大事。慈搏太後對他更加喜歡和信任。稱讚他懂禮教、守規矩。其實,李蓮英早已成了膽大妄為之徒,嘴上聲稱不幹預軍國大事,而宮中每有大事,他都少不了進讒言。他隻對慈德太後一個人懂禮教、守規矩,隻在她麵前充當搖頭擺尾的走狗,對他人則又是另外一副麵孔了,包括對當朝皇帝他都不屑一顧,別人也就不可能在話下了。據史書記載,李蓮英在宮廷“早有九千歲之稱也”。李蓮英是“九千歲”,而“萬歲”僅有西太後一人,當朝皇帝光緒的“萬歲”徒具虛名。
被囚於流台的光緒帝完全落入了李蓮英的魔掌,他的一舉一動均在李蓮英的嚴密監視之中,一個大清帝國的當朝皇帝竟然成了太監的階下囚。雖然李蓮英對光緒沒有牛殺大權,西太後也由於種種原因,暫時還不想處死光緒,但光緒卻失去了自由,李蓮英抓住這個機會報私仇,泄私憤,想方設法從精神上折磨他,生活上虐待他。光緒被囚禁後不久,李蓮英傳下主子的榻旨,撤掉;了光緒的皇帝膳食標準。表麵上看,每天都有一些小太監給光緒帝送來禦膳提盒,可是盒裏的內容卻已不是“禦膳”了。所裝的。點心和萊肴隻是為了湊數而已。不管光緒吃還是不吃,每天都有人送來。有一次光緒染病口渴,想讓太監送點兒茶來。看守他的太監回話說,沒有皇太後患準不敢送茶、光緒隻能喝點兒白水。為了防止光緒在流台亂寫亂畫,也害怕光緒帝把被囚禁的困境通報給洋人,西太後命令李蓮英把雙台的紙硯筆墨全部撤走。
日複一日,月複一月,光緒帝在無限的孤獨、惆悵、苦悶。憂鬱、哀怨等各種精神折磨、肉體摧殘中度過了一年又一年。長此以往一。身心備受折磨的光緒終於染病在身,骨瘦如柴,30多歲的男人本正值青壯年,而這時的光緒卻步履艱難,形如老態龍鍾。光緒帝臥床不起時,僅有一個老太監在漢台服侍他,隆裕皇後、遭妃沒得到慈格的恩誰也不能前來探望。慈秩太後雖然把光緒國在孤島,但又不想讓他立刻死掉,她每天都讓李蓮英到這裏看一看。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慈槁太後已經74歲了,年逾古稀的慈櫓深有風燭殘年之虞:年老體衰,力不從心。而這時,真正對慈裕的病患發自心底不安的是李蓮英。他害怕慈接太後死在光緒之前,一旦形成這種局麵,複辟後的光緒決不會放過他。正是在這種前提之下,李蓮英下狠心在他的主子歸西之前,先設計毒死光緒帝。
李蓮英最後下決心毒死光緒帝又與光緒帝的一段日記有關。光緒被囚後,十分苦悶,曾有一段時間記日記,把每天的生活情況記錄下來。李蓮英後來知道了這件事,其中一部分日記還傳了出去,裏麵有這樣一段話:“我現在病得很重,但是我心裏覺得老佛爺必定會在我以前死。若果如此,我必下令斬殺袁世凱與李蓮英。”李蓮英原原本本地把這件事告訴給了“老佛爺”,煽風點火地說:“若是皇上在老佛爺之前死,那麼各方麵的事情就容易辦了。”慈接聽清了李蓮英話的深層意思,遂下令李蓮英去“專心致誌”地“服侍”皇帝。李蓮英對主子的“良苦用心”心領神會,把光緒的飲食醫藥等一切大小事情統統包攬過來。自李蓮英“服侍”光緒之後,光緒的病情不但沒有絲毫減輕,反而一天天加重了。李蓮英名義服侍皇帝,實際上是一個追個鬼,早在光緒死前很長一段時間,他就奉主子之命,為皇帝準備好了壽衣。光緒病情日漸加重,他心裏明知是李蓮英搗鬼卻也無計可施。沒有身陷囹圄,身體健康時他對李蓮英尚無可奈何,而如今重病纏身,臥床不起,就更加無能為力了。李蓮英十分屍格盡職守”,一天也不離開光緒,表麵上是在照顧皇帝,實際上是在加速他的死亡。李蓮英很快達到了目的,完成了使命,光緒帝在慈格太後之前死去,也是在萬分痛苦中走完了人生曆程。
關於光緒帝的死因有幾種不同的說法,當代曆史學家認為,光緒帝確係中毒而死。而且是李蓮英在征得慈櫓太後同意後,在光緒食物裏下了毒,毒死了光緒帝。
殘殺同類濫施淫威
李蓮英太監生涯50餘年,可謂壞事做絕,惡貫滿盈。他不僅與慈德太後共謀害死皇帝、皇太後、皇妃,又通過各種手段網羅罪名加害王公大臣,而且對一般的宮女、太監這類宮中下等人物也加以迫害。宮中大小太監,除了他的幾個親信、同鄉之外,其它太監稍不如意,即可能遭到李蓮英的痛罵、杖責。毒打。在;宮中,李蓮英不止一次地有過將太監毒打致死的記錄。有一次,因為一個太監放鞭炮炸烏鴉之事,當事太監便被李蓮英活活打。’死。烏鴉是太監最恨的一種烏,也是人們認為是一種給人帶來不吉祥的烏。太監們恨烏鴉不單單是因為烏鴉不吉利,主要是因為北方人把烏鴉稱為“老精’,其發音與老公二字的發音差不多。太監們失去了作男人的本錢後,最不願意聽的就是別人稱他們是老公。每當人們叫“老鷂”時,太監們便認為是在叫他們,所以,太監們一旦校到烏鴉後,常常弄死以解心頭之恨。太監們有時把烏鴉捉住,在腿上綁上鞭炮,點燃後再把烏鴉放在空中,鞭炮一響,烏鴉一命嗚呼,太監們個個開懷大笑,有一次,一個太監又捉到了一隻烏鴉,如法炮製。不巧的是,鞭炮在西太後寢宮上空爆炸,驚醒了正在午睡的慈格太後。她被驚醒後十分惱怒,又聽到院子裏傳來吵鬧聲,更加火上澆油。她叫人取來皮鞭,抽打驅趕那些吵鬧的太監。正在這時,同樣被吵鬧聲驚醒的李蓮英帶著幾個人來到這裏。幾個製造惡作劇的太監一見李蓮英到來,個個嚇得魂不附體。李蓮英問清緣由後,把那個製造惡作劇的太監抓了起來。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勢和威風,也為了在主子麵前“露一手”,李蓮英命人將這個小太監按倒在地,又令另外兩個太監各執一根竹鞭,狠狠地抽打這個“肇事者”,他站在旁邊數數。打到100下時,兩條竹鞭停止了在空中飛舞,而那個挨打的太監兩條腿被打得皮開肉綻,鮮血直流,動彈不得。李蓮英命人將其拖走。後來,因傷勢過重,出血太多,又加上天熱傷口化膿潰爛,得不到調治,沒幾天,這個太監便命赴黃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