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葉玹﹝2﹞(1 / 1)

情親篇:

葉玹的家庭背景其實很糟糕她家說不上貧窮,也算不上小康,富裕就更不可能。然而她的家與那些家庭和睦的家相差太多。她沒有一個賢惠能幹的母親,也沒有一個寵她會顧家的父親,更沒有一個可以摸著她的頭嬉笑的兄長。那些所謂的親戚看著更加令人作嘔。

她的母親是個半殘疾,身體大部分的麵積都因燙傷而留下了一大塊一大塊的醜陋的疤痕。她母親善變,脾氣不好,但帶人真心實意,沒有她姑姑的市儈,也沒有她姑婆的尖酸刻薄,但就是不賢惠溫柔,所以她母親和她父親常年吵架。用葉玹的話來說就是“兩天一小鬧,三天一大鬧,五天一上吊。”也確實如此。葉玹和她母親有一點很像,就是愛多愁善感,可與她母親的多愁善感又有些不一樣。在葉玹的身上總能看到一股淡淡的憂傷,但她卻極會掩藏--她愛笑,愛瘋。

她父親到外麵的城市很早,卻也沒存到什麼錢,或者可以說根本沒存一份錢。葉玹的幼年過的也算幸福快樂,可她的童年卻完全不一樣。或許城市的煙煙柳柳真的會讓人忘了初心吧。

葉玹的一家人都跑到了外地去打工,卻留下了年僅九歲的她一個人在四川老家,和她的三太太住一起,一個月給他們五百塊,其他什麼的都另算。她永遠都會記得那個老頭子說的話“像你這種人地球上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這就是親人啊。

隻不過連她自己也沒像到有一天她的父親也會說出類似的話“你怎麼不也去跳樓死了?”這就是家人啊。

也許你體會不到寄人籬下的感覺,可這種感覺人葉玹恨之入骨。那年她回老家讀書,她那小她四歲的堂妹就像使喚傭人一樣使喚她,甚至還扔她的東西。有句話說的好事不過三。到了第三次她不忍了,也不想忍了。她收著書包想走了,說是吃了他家的麼?放心好了,葉玹是給過錢的,說用了他家的麼?衣服也是她在外麵時買的。可憐的是什麼,可憐的是後來還把錯怪在葉玹身上。這就是葉玹的親人。

每個人身上都有著太多的傷口可有的人就是負責給你傷口上撒鹽的人。她母親和她姑姑就像是命中相克,她們在一塊從來沒好事,見麵就是罵、吵。葉玹到現在還記得她那麼小的時候她的姑姑跑到那個由她奶奶建起來的青瓦屋裏去罵她的母親沒用,沒出息。葉玹到現在都搞不懂那個三寸蘿卜高的胖女人到底在趾高氣揚什麼。還記得她13歲那年回老家讀書,她那可愛得像球一樣的姑姑坐在床上說她母親的不撿,拿著木板往她肚子上戳。後來她姑姑還以為自己多了不得的說“你敢往外麵去你晚上就別回家了!”可惜,她低估了葉玹那骨子裏的傲。一晚上沒回家,後來鬧到班主任那去了,也請了家長,你一定猜不到她姑姑怎麼說,“我那樣說你母親是為了教育你,讓你別撿你媽的那些德行!”那時候葉玹像是聽到了一個天大笑話。一個自己摳門扣到死的人還認為別人德行不撿?那會葉玹上補習班一同學沒帶書,但又離家太遠,葉玹便讓她留下來一起吃午飯,一頓飯是要吃你家多少米啊?在那裏大吼大叫。

葉玹記得她上初二的時候,在家裏發了一個月的高燒,可她的父親回家從來沒管過她的死活。還摔碗摔板凳。葉玹搞不懂她是做錯了什麼。是啊,那個時候她的心還沒完全涼透。是什麼事讓她完全涼透的呢?她記不清了,那些事太多了。也許就是還在她很小的時候她們父女間就存在了一些永遠無法抹去的間隙了吧,也許那個時候的她真的還太小。如今她和她父親吵架已經成了家常便飯了。

那個所謂的家早已經沒了葉玹的容身之所,所謂的家人卻連基本的信任都沒有。

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習慣不了的,隻要你的心夠硬,沒有什麼可以把你推下懸崖。每個人都喜歡聽別人的故事,卻不願自己有故事,不是麼?這個世界沒有誰有資格去可憐誰,同情誰。也沒有人回去可憐同情別人,有的隻是冷眼,嘲笑和看戲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