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禪讓之策(2 / 2)

他悔恨自己因為沒有看清乙渾的野心,因為貪權財而錯上了乙渾的戰車。如果跟著乙渾謀反,且不論是否成功,他必落得千古罵名。可慕容白曜亦知北魏對於謀反之臣殘酷的處理方式,重者誅三族,輕者滅滿門,從沒有過有謀反嫌疑之人可以保全性命的先例。

北魏的慣例,使得慕容白曜騎虎難下。他既不肯隨乙渾謀反,又不敢暗中投靠太後與皇帝。在他心中,自己即使揭發乙渾謀反有功,可日後太後與皇帝仍會追究他結黨乙渾之事,仍免不得一死。而且更讓他恐懼的是,他亦明白,目前太後與皇帝的力量,尚稍遜於乙渾,若乙渾真反,太後與皇帝恐怕性命不保,自己也會因揭發乙渾而身死。

慕容白曜沉吟了許久,腦中反複盤算,終於拿定了一個主意。他認為,乙渾若反,不管成功與否,自己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如果助乙渾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權,則自己不但可免了有性命之虞的危險,亦能擺脫死後的千古罵名,還能因為出主意有功而成為乙渾取得政權後最重要的人物。

慕容白曜道:“丞相,您雖然掌管天下兵權,似乎一出兵便能奪了天下,然丞相忘了一個很關鍵的因素。”

乙渾疑惑地道:“慕容大人,本丞相不明,請慕容大人祥加指點。”

慕容白曜道:“我大魏開國已近百年,分封諸候王無數。雖丞相掌朝廷之兵,遠勝於各諸候王,然各諸候王合力,則諸候王則遠勝丞相之兵焉!當今天下,為拓跋氏之天下,丞相若以外姓起兵而奪帝位,拓跋氏各諸候王必齊心合力以討丞相,至那時,恐怕玉石俱焚,丞相亦不得安生也!”

乙渾急得直跺腳,恨恨地道:“慕容大人,本丞相亦知其中利害。然本丞相一時大意,以為小皇帝拓跋弘不足懼,卻不料拓跋弘雖然年幼,看似兒戲的一些話,卻是綿裏藏針,搞得我騎虎難下。朝中文武百官,皆因有小皇帝庇護,而不再懼怕於我,日益與我作對。若長此以往,我必勢單力薄,最終為小皇帝所殺。不如趁我掌握天下兵馬之時,殺進京師,奪了帝位,博一博運氣。”

慕容白曜急忙製止道:“丞相切不可魯莽!丞相可記西晉開國之事乎?昔東漢末年,曹操為漢之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子曹丕在曹操死後,繼任丞相、魏王,後又逼漢帝禪位,終為曹魏高祖文皇帝。後司馬懿之孫、司馬昭嫡長子司馬炎,效仿曹丕,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給自己,開國號晉。”

“今丞相掌天下之兵,卻不敵眾諸候王合力。然丞相之勢,威鎮朝廷,丞相何不效仿曹丕、司馬炎,令獻文帝禪位於丞相?若獻文帝禪位,則眾諸候王亦無出師之理,天下之心盡歸丞相,丞相必為一代開國明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