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在馮媛成為貴人後,文成帝拓跋濬又偶識李氏,因迷戀李氏而冊封她為貴人後,夜夜宿於李貴人處,這引起了馮媛極大的不滿和戒心。
深知宮廷爭鬥險惡殘酷的馮貴人,此時,她雖然已被皇帝冊封為貴人,並被文成帝拓跋濬下旨赦免了她父親的罪,但馮貴人仍小心翼翼不敢向文成帝提出要尋找她的胞兄馮熙,以免節外生枝。
馮貴人表麵上不露聲色,對宮女和太監經常施以財物,又極盡能力討得保太後常氏與姑媽馮昭儀的歡心,更讓文成帝對她信任有加後,馮貴人方暗下決心,要讓李貴人懷上皇子,自己想相機上位。
這時迫切需要親信的她,宛如天助。文成帝親率大軍征討柔然,於陷入重圍之時得花木蘭力助而大勝班師。在功臣封賞之時,竟然得知了她胞兄馮熙就在花木蘭軍中。
此刻,深得文成帝信任的馮貴人,才敢和馮熙相認。馮熙因此也得文成帝拓跋濬恩賜,得以封爵肥如侯,並拜為駙馬都尉。後又出任定州刺史,晉升為昌黎王,因為是國舅的原因,也能得以自由出入宮中。
馮媛也因為其兄馮熙的推薦而認識了相貌出眾的李奕,並召之宮中封為宿衛中郎將。她得李奕之助,巧妙避-孕,免除了生皇子要按北魏祖製賜死其母的厄運。後又在其兄馮熙與李奕的鼎力相助下,成功手鑄金人,成為文成帝的皇後。
因此,能文能武能馮熙,因為其社會經驗豐富,結交廣泛,又是馮太後的親哥,就成為了馮太後密定除乙渾第四大策的關鍵人物。
這個關鍵人物,在馮太後看來,首先必須能讓馮太後有絕對信任感。馮熙與馮太後乃同父同母之兄妹,如不能信任自己胞兄馮熙,馮太後還能信任誰?
其次這個關鍵人物的地位必須要高,在朝臣中有一定影響力。馮熙此時為昌黎王,又是並州刺史,更是皇親國戚,在朝中地位特殊,那是相當的高。
第三,此人必須手有兵權,而此時馮熙已由定州刺史改任並州刺史,為封疆大吏,手中握有重兵。
其四,這個人必須和太後、皇帝關係密切,能夠自由出入宮中而不引起乙渾猜疑。馮熙為國舅,是皇親國戚,當然擁有和外臣不同的待遇,能夠自由出入宮中。
最後,這個關鍵人物必須能力出眾,能機智應付各種變化。馮熙幼年時因為滅門而潛逃的經曆,讓他交流廣泛,見識非凡,能隨機應變。
馮熙既然都滿足了馮太後心中的這個第四大策關鍵人物的五個條件,自然就成為馮太後除掉乙渾計劃中的關鍵人物的不二人選。
馮太後的四條大策既定,接下來就是逐步悄悄實施。為了徹底了解乙渾的動向,嚴密監視他的一舉一動,馮太後認為,還必須派一個忠誠可靠的人,混進乙渾的勢力中,成為乙渾信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