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之後,馮熙率眾出首陽回京複命。文成帝龍顏大悅,重賞馮熙。
文成帝回到後宮之中,對馮媛道:“愛妃,隨駕之人盡皆返京,可命這些人事盡皆回歸愛妃宮中。”
馮媛謝恩言道:“皇上,臣妾蒙太後厚愛,已收各宮差撥之人。如命這些人再回舊宮,恐人言臣妾嫌棄他們而心不安。依臣妾愚見,臣妾原宮中之人,已經代聖駕前往首陽山修道,多沾道家仙氣。”
“臣妾欲令這些人拆散,分入後宮各宮之中,以補其缺,而且可令各宮都近道家之氣,可旺我大魏宮室。皇上以為臣妾所見何如?”
文成帝大喜道:“愛妃言之有理,就依愛妃所奏!”
次日,馮媛於後宮之中召見馮熙與李奕,兩人俱把首陽山之行細細奏於馮媛,馮媛聽罷,連連稱讚二人辦得好,又密付一計,讓二人分頭而辦。
馮媛獨坐宮中,盤點自己計劃,隻覺天衣無縫,方才安心入睡。她命馮熙代皇帝出家九陽宮,實是為日後手鑄金人成為皇後而作準備。
馮媛思北魏曆代宮中之事,劉夫人和姚夫人手鑄金人都以失敗而告終,獨慕容夫人一舉成功。
馮媛不信這是天意,她本就冰雪聰明,又自小從高允習道家之法,思之良久,忽悟其中之理。
這手鑄金人,其實並非由皇後候選人從頭至尾而鑄,而是先由宮女太監收集鑄金人所需材料,再由宮女太監熔鑄金水,則皇後親手倒入金人模具中而已。
馮媛思得,這鑄金人的材料甚為關鍵,收集的金塊純度,直接影響金水的質量。若金塊質量下品,則所熔金水極為不穩定,即使鑄出金人,也不顯金黃之色,不算手鑄成功;而熔鑄金水也相當重要,姚夫人失敗,就是因為金水熔化得不好,鑄出的金人未能定型。
因此,馮媛便思得這計,令宮中心腹太監宮女盡隨馮熙上得首陽山,於道觀之中,隨眾道士學習冶金煉丹之術,再命李奕率心腹衛士監視眾人,免得消息泄露。
眾宮女太監在馮熙、李奕的監督之下,已懂冶金之術,回京之後,由馮媛再安插於各個宮中。
馮媛此計,可謂一箭雙雕。因北魏選撥皇後手鑄金人之際,都是從各宮中挑選,因此,馮媛便令眾人散於各宮之中,為日後手鑄金人打下伏筆。到馮媛手鑄金人之際,由於眾宮女太監都是從各宮挑選,馮媛手鑄成功,天下之人自無異言,無人能疑其中有詐。
另則,此次出行的宮女、太監,早已成為馮媛心腹,返京之時,已得馮熙、李奕密授,令他們散於各宮之中,但各宮有所動靜,皆得暗中報與馮貴人知曉。
馮媛籍此在後宮之中安插了自己的眼線,又為手鑄金人做足了充足的準備,再以錢財等收買各宮調撥來她宮中之人,從他們口中了解各位娘娘的特點,以做到知人知彼,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