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姑娘隨皇上出征途中,遇柔然鐵騎突襲,在危急關頭,馮熙恰好從山中而出,殺退柔然鐵騎,救下木蘭姑娘。木立姑娘此刻已民受箭傷,急需救治,恰逢路邊一采藥少年,治好了木蘭姑娘之傷。”
“木蘭姑娘見臣精通武藝,那少年擅丹藥之術,便把我倆納於麾下。後皇上禦駕中了柔然重兵埋伏,木蘭姑娘帶領本部人馬,臨危不懼,以少勝多,大敗柔然。”
馮媛心中一動,淡淡地問道:“哥哥,你所說那救治木蘭姑娘、精通丹藥之術的少年現在何處?”
馮熙回道:“此人姓李名奕,為我大魏鮮卑人氏。他不但精通醫術,更是武藝高強,不遜馮熙。皇上得勝班師之後,李奕已憑軍功得封偏將一職。”
馮媛凝思良久,對花弧父女道:“花伯伯、木蘭姑娘,你倆可速回家,皇上這兒自有馮媛出麵勸說。木蘭姑娘既為女身,不能授以官爵,又不肯入宮為妃,馮媛必定勸說皇上重重賞以金銀珠寶、淩羅綢緞、良田千廟,為富家翁耳!”
花弧父女心中大喜,再拜馮媛。馮媛命人取出金銀珠寶以謝花弧當年救命之恩,著太監把花氏父女送出皇宮。
馮熙正待告辭,馮媛叫住了他道:“哥哥,我馮家遭遇滅門之災,僥幸逃脫了我兄妹倆。哥哥既已為官,一切須得謹慎。官場凶險,後宮之爭更甚,若欲使我馮家永保平安,哥哥在外為官,妹妹在宮中為妃,須得互相照應,方能趨吉避凶。”
馮熙垂手道:“娘娘所言極是,馮熙銘記在心,一刻也不敢相望。隻是馮熙官微職低,恐不能相助於娘娘!”
馮媛微笑道:“哥哥勿慮!當今皇上寵愛本宮,本宮定當保舉哥哥為封疆大吏,統兵在外,朝中小人不能害也!哥哥若安定,則馮媛在宮中地位亦無憂也!”
“隻是哥哥在外為官,本宮居深宮之中,內外聯絡有諸多不便。哥哥既言李奕為人聰明伶俐,何不使其進宮,授其宿衛之職,為我兄妹之耳目乎?”
馮熙大喜,下跪道:“馮熙愚鈍,一切聽憑娘娘作主!”
馮熙別後,馮媛於宮中精心打扮,坐候文成帝前來。
文成帝大破柔然,又倡文治天下,正意氣風發之時。他興衝衝回到後宮之中,與馮媛於宮內小酌,忽聞馮媛輕輕歎了口氣。
文成帝笑著打趣道:“愛妃何苦歎氣?莫非哀怨春宵苦短?”
馮媛幽幽地道:“皇上,臣妾今聽聞一事,恐不利皇上明君形象!”
文成帝一楞道:“愛妃所說何事?盡管說來!”
馮媛給文成帝斟了一杯酒道:“臣妾聽聞朝中出了一大奇事,那個舍身護駕的偏將花木蘭竟是以女兒之身代父從軍,可有此事?”
文成帝哈哈大笑道:“愛妃,確有此事!朝野之中,無不為此事稱奇,傳為佳話。花木蘭既為女身,不能授以官爵,朕憐其軍功,不降其欺君之罪,反欲納其入宮為妃,以示朕仁厚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