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國史之獄(2 / 2)

‘國史之獄’後,宗愛知太子必恨自己,若太子即位,便是宗愛性命不保之時,便在太武帝麵前進讒言道:“皇上,太子殿下行監國之事,多羅列豪傑之士,欲主天下。仇尼道盛和任城雖已伏法,隻恐太子殿下知事已急,於皇上不利。”

太武帝正當英年,豪氣勃發,深知史上太子急於登大寶之位而弑君父之事屢有發生,在宗愛讒言之下,不免生疑。

太武帝頒下詔書,令宗愛肅清太子黨羽,並收回太子拓跋晃的監國之權,將其軟禁於東宮之中。

左昭儀馮娘娘得知此事,密對馮媛道:“馮媛,從今天開始,你就不要再去太子府了。宮闈爭鬥,太子已落不妙處境,而南安王拓跋餘最近四處活動,與宦官宗愛多有勾結。依本宮看來,太子之位必不長矣。你今後就安於姑姑宮中,不去太子府走動,以免惹殺身之禍。”

馮媛臉色堅毅地道:“姑姑,馮媛願去太子府,不懼刀兵之禍。”

左昭儀大驚,忙問其故。馮媛道:“姑姑,宗愛乃馮媛滅門之仇敵,就算我不想報仇,宗愛也不會放過馮媛。宗愛現在不敢動我,是因為太子未廢,馮媛更得姑姑庇護。若日後太子被廢,姑姑百年之後,誰來保馮媛之命?”

左昭儀細思之下,不由得點點頭歎道:“馮媛,我等女流之輩,居於深宮之中,若真有此命,亦無可奈何耳!”

馮媛道:“風箏遊於天上,卻為一細線所控。我雖女流之輩,若得君王歡心,何懼宗愛?小女亦知太子不保,南安王蠢蠢欲動。日後若南安王得登大寶,宗愛必得權勢,此時便為姑姑與馮媛罹難之日。”

左昭儀大為驚訝,知馮媛所言非虛,急問馮媛道:“既如此,我等怎奈何?“

馮媛道:“太子必廢,南安王未必能登大寶。天子之位,自古便是子承父位,立長為繼。皇上雖有意廢了太子,可南安王為皇上幼子,立南安王恐群臣不服,皇上必將顧慮天下之計而不立南安王。”

“我觀皇上深愛皇孫拓跋濬,拓跋濬又為太子的長子,立拓跋濬則群臣必無異議而擁戴。宗愛與太子爭鬥,若果廢太子,日後皇孫拓跋濬即位,必報父仇而殺宗愛。”

“宗愛亦深知此理,便在太子被廢後欲除皇孫拓跋濬。若姑姑與乳母常氏力保拓跋濬,則可免宗愛之毒手。倘日後拓跋濬即位,後宮之中,唯姑姑與常氏為尊。馮媛淺見,望姑姑三思!”

左昭儀驚喜之極,密與常氏商議,采納了馮媛的建議。左昭儀向太武帝提出,欲收皇孫拓跋濬於己宮中,言親自教拓跋濬讀書識字。

太武帝知左昭儀聰慧賢德,正心中厭惡太子拓跋晃,聞左昭儀之言大喜,傳旨令拓跋晃居於左昭儀宮中以習詩文。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