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作者:古滕客
二○一三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加拿大女作家愛麗絲·門羅(也曾譯艾麗斯·芒羅),她的頒獎詞是“當代短篇小說大師”。八十二歲高齡的門羅,就此成為第一百零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是該獎項第十三位女性得主。瑞典學院稱“門羅以精致的講故事方式著稱,清晰與心理現實主義是其寫作特色。”
門羅一九三一年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溫格姆鎮。一九六八年門羅三十七歲,那一年,加拿大女權運動正在最高峰,她發表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快樂影子舞》,一炮打紅,並得了她的第一座加拿大總督文學獎。此時,她已是三個女兒的母親。她的許多早期創作,是陸陸續續地在孩子的呼嚕聲旁,或者等待烤爐的間歇中完成的。回望這種寫作狀態,門羅說:“趁孩子們午睡時寫作是很難的,我不敢講這個大話,現在的女人恐怕也做不到。這是我年輕時最艱難的地方。但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挺不錯,因為那時我並沒真正做好寫作的準備,隻是‘排練’而已。”
一九七二年,門羅夫婦離婚。四年後,愛麗絲再嫁傑拉德·弗雷林,他以她收到的第一封書迷來信展開追求之旅,並同意新妻保留前夫的姓氏。五十歲之後,這個女人才真正開始擁有自己的生活,她暴發出驚人的創作力。不過她寫的都是她三十歲到五十歲期間曆史背景中發生的故事。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她每隔四年都要出一部短篇小說集,開始享有世界級的名譽。
門羅大部分時間都在這個安靜的城市度過。她的小說寫的也都是這個小鎮中上演的平民中的愛情、家庭日常生活,而涉及的卻都是和生老病死相關的嚴肅主題。門羅的筆觸簡單樸素,但卻細膩地刻畫出生活真實的麵貌,給人帶來真摯的情感。門羅簡單的文字帶來豐厚的情感,這恰好顯示了文學最本質的能量。
在四十餘年的文學生涯中,門羅始終執著地寫作短篇小說,錘煉技藝,並以此屢獲大獎。此後,《我青年時期的朋友》《你以為你是誰》《愛的進程》《公開的秘密》《一個善良女子的愛》《石城遠望》等十多部作品紛紛將總督獎、吉勒獎、英聯邦作家獎、萊南文學獎、歐·亨利獎以及全美書評人協會獎等收入囊中。作品被翻譯成十三種文字傳遍全球,受到讀者與媒體的高度評價。
門羅一生創作了十一部短篇小說集和一部類似故事集的長篇小說。在短篇小說普遍地位低下的歐美文學界,這個終身成就獎頒給她讓一些人驚訝,但更多的人對門羅獲獎的感受卻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值!”“每讀愛麗絲.門羅的小說,便知生命中未曾想到之事。”這是由作家、學者、編劇等組成的評委對她的評價。
門羅獲諾獎,在諾貝爾文學獎曆史上,這是第一次頒給一位純粹的短篇小說家,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對短篇小說這一文學創作體裁的一種追認和肯定。很多人把門羅和寫美國南方生活的福克納和奧康納相比,而在很多歐美媒體的評論中,都毫不吝嗇地給了她“當代最偉大小說家”的稱號。
門羅被視作是“現代契訶夫”,她有很強洞察力、憐憫以及廣泛抓住人物特點的能力,而對筆下的人物又不會帶有個人評價。她的短篇小說經常被稱作是“微型小說”,但她本人一直反對這個稱謂。在七月接受《紐約時報》的采訪中,門羅直言,她在寫作之初也曾希望能寫出長篇小說,“當時我認為隻有寫出長篇小說,你才會被當成作家來看待。這個想法曾困擾了我很久,但現在我認為短篇小說更被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