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她和大家一起觀摩電影。影片裏老演員蘇秀配的那位女主角,笑的次數很多,而且各有特點,快樂的笑、恐懼的笑、哭中帶笑、叫著的笑、歇斯底裏的笑,不一而足。這激起了丁建華心中的漣漪:蘇秀同誌年過半百,身體羸弱,哮喘病常常發作,她怎麼會笑得這樣好?觀摩結束後,她去找蘇秀。蘇秀熱情地指點她:可分三步練,先是狗喘氣似地"嘿、嘿、嘿"地在喉嚨口逼著笑;然後加些聲音上去"哈、哈、哈"地笑;最後再練那種"咯、咯、咯"地出聲大笑。同時,蘇秀又叮囑她,要注意根據自己的特點來練習。
一天夜間,丁建華突然從睡夢中笑醒。她發現,這次笑與往常不同,似乎笑得很暢快。第二天,她立刻把這種感覺告訴了蘇秀。蘇秀說:有的人躺臥著比站著笑得暢快,你也許正具有這一特點,那麼,就因勢利導,先從躺著練起,逐步坐起來,直至站著笑。丁建華依照這"躺一坐一立"的要領,夜以繼日地反複練習,並仔細地把練習中的感覺、體會記在"練功本"上,不斷地加以總結、提高。經過半年苦練,她逐漸掌握了各種笑的基本要領,站在銀幕前能笑得比較自如了。
為了銀幕上的一聲大笑,丁建華整整苦練了半個年頭。正是這種注重工作中的細微之處,不怕吃苦的精神使她一步步走向了成功。
4企業經營勝在細節影響力
A莫因小事失荊州
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不僅有宏觀上駕馭全局的能力,又能注重細微之處,做到"一葉落而知秋寒",因為不管是決策還是管理都要考慮企業和市場的方方麵麵,忽略細節者貪圖小利,隻能付出更大的代價。
某家報紙曾經刊登過這樣一個事例:一個香港的老板來大陸投資,機器設備都是從國外進口的最好的,生產效率極高。但是有一天突然這個地方發了洪水,雖然經過奮力搶救使大部分機器脫離了險情,但是還是有一台設備沒有搶救出來。洪水退了,為了盡快恢複生產,香港老板就在當地市場上采購了一台中國大陸製造的機器來代替那台。
這台機器質量還過得去,用了一段時間也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但是不久它就原形畢露,小毛病開始顯現出來。今天這個螺絲鬆了,明天那個零件壞了,總得不斷修理,這樣常常影響整個生產任務的順利進行。老板想重新買一台進口的新機器,但是進口機器非常貴,再說這台機器也還能用,所以就這麼一天又一天地耗著。但是那個大陸產的機器還是不爭氣,總是出毛病,而且損壞的周期越來越短。到年底一算細賬,就因為這台機器的這些各種小毛病,產量較上年度有明顯的減少,這些損失加上維修費用等,足可以換一台進口機器了。香港老板這才痛下決心,以低廉的價格把這台機器處理掉,從國外購置回一台新機器。
但凡我們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時候,就不能有湊合用的心理,應該更換的東西一定要換;該重新購置的東西就要重新買,隻有這樣才能提高整個工作的效率。
同樣道理,在經營管理的其他方麵,也絕不能有此類的湊合、修補心理。細枝末節上的修修補補,雖然能夠滿足暫時的需求,但是從整個長遠計劃完成的角度來看,這會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因為這樣既影響效率,又影響心情,而且這些薄弱環節總會在關鍵時刻掉鏈子,給你造成巨大的損失,正所謂貪小利而吃大虧,忽小事而釀大錯!
B細節創新,走向成功
國內外許多公司的經驗證明,通過細節的創新可能實現對整個企業的持續不斷的改善,從而獲得巨大的成效。一個卓越的領導也要善於觀察從細節處創新從而獲得成功,這也是領導者魅力所在。所以千萬不要小看細節,雖然每一個細節看上去都很小,但是這兒一個小變化,那兒一個小改進,則可以創造出完全不同的產品、工序或服務。如果說創新是一種"質變",那麼這種"質變"經過了"量變"的積累,就自然會達成大的變革和創新。
現實中,人總是容易越來越守舊的。所謂守舊,就是指思考方式、工作方式都始終停留在原狀,不加改變。我們周圍的環境在一刻不停地變化。這雖不是現在才如此,但現在處於急速的轉型期,如果不好好努力適應,就會跟不上時代,成為活化石。就算你否認自己一成不變,但究竟變或不變,很簡單就可以證明。那就是"你和一年前相比,什麼地方有過什麼改變?"或"做過什麼樣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