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1 / 2)

西部發射場上空無一人,萬籟俱寂。連固執的總設計師嚴立功也做完最後檢查,從高高的發射架下來了,回到控製室內,他對基地少將司令員說,“可以按預定計劃發射。”

控製室內,值勤軍官和科技人員各就各位,成排地坐在監測儀表前。基地司令員等嚴總在“發射命令”上簽字之後,宣布,“報告北京!”

北京的總指揮部室內,聶帥指示譚鐵矛,“下達命令:按時發射!”

中國的監測船隊已經到達直徑十五公裏的“內圈”外緣,指揮艦拋錨定位,支援艦也把四隻快艇吊放到水麵。由於“心中有數”,這些動作既從容不迫,又準確迅速。許多外國艦船卻因此而忙亂起來--它們大多是提前到達的,有的提前了兩三天,就在“禁區”外麵拋錨等待--不知道具體的發射時間呀,隻好等待中國的監測船隊。現在中國船隊來了,而且直接進入“禁區”,豈不是說明臨近發射時間了嗎?所以許多外國艦船紛紛起錨,有的還打算跟進來。

這也是預料中的事情,我們不會給予外國艦船充裕時間的。就在我指揮艦拋錨定位的同時,上校艦長和總設計師張繼業已經在前甲板上與“彈頭”回收小組的四位同誌一一握手,準備送他們登上直升飛機了。

張繼業做最後動員,“北京總指揮部已經下達命令,火箭按時發射。這個偉大的時刻就要到來,同誌們為祖國立功的時刻也來到了!大家要沉著冷靜,堅決完成回收任務。也請同誌們放心,整個船隊都是你們的後盾--咱們的快艇也都放下去啦,萬一彈著點出現偏差,快艇也會衝過去撈的!”

艦長命令,“登機!聽信號,起飛巡邏。”

這是一次精確嚴密的大協作:我國西部沙漠中遠程火箭起飛的同時,南太平洋上的直升機也起飛了。譚鐵矛夢寐以求的“八千公裏會師”即將成為現實。

一艘懸掛美國海軍旗幟的軍艦已經起錨,由於看到中國直升飛機開始巡航,兩位校官在甲板上發生了爭論。

“我敢斷定,中國的洲際火箭已經發射了。我們現在就應該進入禁區!”

“你相信中國的火箭那麼精確,能夠命中靶心?彈頭不會打到我們船上?”

“傻瓜!那不是核彈頭,也不是炸彈,你怕什麼?”

“好吧,相信它能夠命中靶心,我們現在就靠到中國船隊旁邊去!”

這艘美國軍艦帶頭進入禁區。許多外國的艦船紛紛效法,也試探著前進了。

此時,張繼業手裏還是捏著一把汗。直升機駕駛員報告,發現至少有二十艘外國艦船闖入了禁區水域。它們來幹什麼?拍錄像,抓新聞,你毋須在意;就算它來爭搶打撈“彈頭”,你也無法禁止呀!公海嘛,雖然不能說誰撈到歸誰,但是,如果真的被他撈走了,就算通過外交途徑或國際法庭再把“彈頭”要回來,那也是極大的丟臉和嚴重的泄密--張繼業心裏明白,“彈頭”裏裝載的都是測試儀器和磁帶、膠片,它將紀錄這枚遠程火箭整個運行過程中的全部數據,是總結這次發射試驗和下一步改進設計的寶貴資料,同時,也是對手千方百計要竊取的機密情報,如果在他人手裏“過一道”,那還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