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25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發射基地的監測室內,方昆等幾位科學家還神情緊張地坐在儀表前麵。基地的一位軍官進來招呼,“催了好幾遍,你們幾位還不去吃飯哪?火箭研究院的同誌早就吃完啦,嚴總還給你們留著幾瓶二鍋頭哪!”
“謝謝,甭催啦,有酒也不敢喝呀!”
“衛星不是已經進入軌道了嗎?”
方昆起身,拍拍軍官的肩,“我最擔心的就是這件事,衛星入軌了,可是到現在也收聽不到《東方紅》樂曲呀!”
方昆焦急地在室內來回踱步……他心裏明白,這顆低軌道的簡易衛星並不具備別的功能,它隻會“唱歌”,如今連《東方紅》的樂曲也播不出來,或者變了調,那可怎麼交待呀?當然,從軍事科學的意義上講,衛星順利進入軌道,就是極大的成功,有人必然膽戰心驚--中國的火箭既然能把衛星送上太空,不言而喻,中國的導彈也就能夠把核彈頭或常規彈頭打到他們的心髒去!當然啦,中國人民愛好和平,反對侵略戰爭,主張全麵禁止並徹底銷毀核武器,並且公開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方昆很欣賞這句話,不首先使用,不等於不使用--帝國主義如果膽敢發動核戰爭,我們也有了以牙還牙的殺手鐧啊!這就叫做打破核壟斷。想到這些,軍人出身的方昆又感到很自豪了。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已是深夜十一點了,方昆和衛星研究院的科學家們仍然坐在儀表前,沒吃飯,也不知道餓……這畢竟是個特殊的年代,突出政治嘛!從上到下,很多人都把衛星“唱歌”的宣傳效果看得比火箭發射衛星成功的軍事科學意義更重。因為,單純的火箭發射試驗如果失敗,是技術問題;萬一衛星不“唱歌”,那可就是重大政治問題了。提倡“三忠於、四無限”的林副主席和江青同誌對這幫“臭老九”豈肯輕饒?
就在此時,火箭研究院的科學家們跑了進來,嚴立功滿麵笑容地說,“好消息!我剛接到新疆的長途電話,他們那邊收聽到《東方紅》樂曲了。”
儀表前的幾位科學家全都跳了起來,歡呼著,“成功啦!拿酒來!”
方昆仍然擔心地問,“樂曲沒變調吧?”
嚴立功笑著,“很清晰,完全正常。”
方昆的熱淚奪眶而出,張開雙臂,跟嚴立功緊緊擁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