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之瑞(2 / 3)

有了更多更好的設備,就可以攬到更多更大的工程;攬到更多更大的工程,就可以掙到要多的利潤。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裏,“二水”便擁有了各類鑽探、靜探、樁機、測繪和水土測試等設備200餘台,資產總額達到12018萬元。他們的業務範圍也就隨之擴大。現在,“二水”已擁有了地質鑽探、水工環調查、液體礦產勘查、工程勘查、地災治理工程勘查、土工試驗等甲級資質,固體礦產勘查、地質實驗、工程測量、地災評估、地災治理設計、施工乙級資質。逐步形成了深部資源勘探、勘察施工、地質勘查三大產業。

朱友強說:“眼光有多遠,市場就有多大。”朱友強一上任,就著手實施“走出去”戰略。市場範圍南到江蘇、北到黑龍江、西到青海、新疆。2007年,他們在天津設立分院,主抓天津及周邊地區的地質市場的開拓和經營,範圍擴展到河南、河北、遼寧、黑龍江等地。至2009年,在青海柴達木盆地成功完成了兩眼鉀鹽勘探孔;在河北霸州、江蘇常熟和遼寧錦州完成了三眼基岩地熱井,讓多年來的追求——向鉀鹽勘探、基岩地熱市場拓展變成了現實。2009年3月份,他們又在安徽淮南煤礦承攬了煤礦充氮氣工程,實現了施工領域的新拓展。與鐵三院、一航院、航道局等單位建立合作關係,將業務拓展到鐵路勘察、港口勘察和海上勘察。同時,加強了與社會隊伍的聯營合作,逐步實現了由生產施工型向經營技術管理型的轉變。今年,已完成了“新建邯黃鐵路定測工程地質勘察”、“天津津秦鐵路勘察”、“內蒙古集寧到通遼鐵路勘察”項目。朱友強又把“觸覺”伸向了非洲,與埃塞俄比亞的伊紮納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

讓夢想成真

見朱友強並非一件容易的事。

不為別的,隻因他太忙。朱友強任山東省地礦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魯北地質工程勘察院院長,兩大攤子一肩挑。地礦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魯北地質工程勘察院,一在濟南,一在德州,相隔數百裏。談項目,去一線,出國門找資源,在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驅動下的朱友強像逐日的誇女,不停地奔跑。

朱友強有兩部車在跑,每部車一年要跑十萬公裏,兩部車加起來就是二十萬公裏,所以,有人說,最苦最累的除了一線職工,就是朱友強的司機了。當我采訪朱友強的司機小魏時,問他:“給朱友強當司機有什麼感受?”小魏憨厚地笑笑了說:“有點累。”我又問:“想沒想過換份工作?”小魏說:“想過。但沒有說出口。”我追問:“為什麼?”小魏說:“因為朱總比我還要累。我隻是身體累點,可朱總的心更累。”

小魏的話毫不虛妄。你想想,魯北院全院有職工575人,其中在職職工282人,在崗職工236人,離退休職工293人,再加上他們的家庭,這是一支龐大的隊伍,長長的戰線呀!

2000年,從濟南去青州,路上出了車禍,被迎麵而來的一部刹車失靈的車撞翻。朱友強頭骨破裂了,內顱出血,舌頭都差點掉了下來。2003年,去北京,走到吳橋,被一輛車追尾,朱友強又一次受了重傷。兩次車禍,使他的身體受到嚴重的損害。因大腦供血不足,一陰天或者動腦筋時間長了就頭痛。在朱友強的口袋裏,始終備著腦立清。頭痛的時候,就往嘴裏塞幾片。

幹地質要吃得苦,要受得罪。由於朱友強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輪子上”度過的,常常是風餐露宿,生活失去了規律。再加上找項目、搞搞工程又多是求人的事,少不了“推杯換盞”。朱友強酒量並不大,但不能喝酒也要硬喝。長此以往,他患上了賁門炎,咽東西就擋,有時連水都咽不下去。要是硬吃一點,晚上睡覺的時候就職往上返。一連幾個月,肉掉了幾十斤。常常以心寬體胖“自詡”的朱友強一度變得骨瘦如柴。

為了“攬下”並經營好在埃塞俄比亞的項目,朱友強每年在國外待四十多天。從城市到工地,要開兩三天的車,再徒步爬八個小時的山路,才能到達深山老林裏的工作地點。沒吃的、沒住的不說,還會麵臨豺狼虎豹的威脅。那種苦,是難以想象的。帶去的自己為烙的火燒吃完了,就吃一種叫“應及拉”的食物。那是一種怎樣的食物啊!一種非洲的野草,磨成粉,搞成糊狀,烙成餅,又苦又澀,還有一種馬尿的味道,很難吃,一吃就惡心。“惡心你也得吃啊!”對患有賁門炎的朱友強來說,那簡直是一種折磨。朱友強憑著一種特有的堅韌,一次次挺了過來。也正是由於朱友強的堅韌,魯北院才拿下了埃塞俄比亞八千多平方公裏的探礦權,讓魯北院“走出國門,紮穩腳根,成就大業”的夢想成為現實。

管理者 戰略家

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必須是個戰略家。朱友強就是一個有著戰略思想的優秀的領導者。

要發展,就必須有自己的優勢,深部資源鑽探就是魯北院的優勢。現在擁有深部鑽探2000米以上的鑽機八部,最深可達到3600米。其裝備在全國也是最好的。

對此,朱友強並不滿足,他有著自己更為宏偉的設想,他親自策劃“大地質”戰略:在做好傳統地勘項目的前提下,按照以礦費項目為主、積極爭取市場項目的原則,拓寬市場領域和業務領域,廣泛開展固體礦產資源儲量評價、地質災害評估、岩溶水源地質前期論證、礦山閉坑、地熱開發利用規劃、地質災害評估、儲量核實等項目。“大地質”戰略極大地拓展了魯北院發展的空間。

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必須是一個高超的管理者。抓管理是朱友強的“拿手好戲”。朱友強認為,管理是體現企業核心力的最主要的標誌。設備不行可以購買,人員、技術不行可以選聘、可以培班訓,隻有管理是可以創造和獨有的。他堅信製度比人可靠,隻有好的管理才能出效益、才能出形象,才能出品牌。朱友強一上任,就出台了包括財務管理辦法、經濟責任製考核和地質項目管理在內的6個管理辦法。加強財務成本管理嚴格控製非生產經營性開支,加大對駐外機構的資金監督力度,駐外機構財務納入院統一管理,做到以資金管理為核心,以內部核算為重心,內部資金管理實現全院一個賬戶,多口進一口出,加大對流出資金的監控力度,堅決杜絕無合同、無決算支付的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