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實驗的結論對企業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第五,金魚缸法則
金魚缸法則是一種比喻的說法。金魚缸是玻璃做的,透明度很高,不論從哪個角度觀察,裏麵的情況都一清二楚。將金魚缸法則運用到管理中,就是要求管理者增加企業各項工作的透明度。各項工作有了透明度,領導者的行為就會被置於全體下屬地監督之下,就會有效地防止領導者享受特權、濫用權力,從而強化領導者的自我約束,增強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金魚缸法則的真諦是透明公開,而透明公開是防止腐敗和不正之風的法寶之一。
第六,火爐法則
火爐法則源自西方管理學家提出的懲罰原則。中小企業都有規章製度,任何人觸犯了規章製度都要受到懲罰。火爐法則是把企業各種規章製度和法律法規比喻成“火爐”,如果有意或無意碰到它,就要被燙傷,就要受到懲罰;如果不碰它,就安然無事。火爐法則形象地概括了以下原則。
1.火爐外觀火紅,不用手摸,也可知道爐子是熱得足以灼傷人的。當人碰到火爐時,立即就會被燙傷。這是警示性原則。
2.用手觸摸火爐,毫無疑問地會被熾熱的爐體灼傷。而不會這次碰了會灼傷,下次就不會灼傷,違背製度必然會承擔相應的後果,而不會因為時間、地點的改變而改變。誰若明知企業有相關規定,還要以身試“法”、觸犯單位的規章製度,就一定要對其進行懲處,以明紀律、以儆效尤。這是必然性原則。
3.碰到火爐時,立即就被灼傷。懲處必須在錯誤行為發生後立即進行,決不拖泥帶水,決不能有時間差,以便達到及時改正錯誤行為的目的,防止錯誤行為蔓延。這是即時性原則。
4.不管誰碰到火爐,都會被灼傷。火爐對人,不分貴賤親疏,管理製度也應如此,不分職務高低,適用於任何人,一律平等。這是公平性原則。
火爐法則對中小企業是至關重要的管理法則,誰堅持得好,誰就會從中多多受益。企業管理者應該是“火爐法則”的忠實踐行者,對自己倡導的製度更應該身體力行。為讓員工趨利避害,企業的管理者就要經常對下屬進行規章製度的教育和宣傳,以警告或勸誡員工不要觸犯規章製度。執行製度一定要堅決果斷。大家遵守製度,就能帶來益處;違反製度,就必然會帶來傷害。
第七,互惠關係定律法則
互惠關係定律實際上就是我國傳統所說的“因果報應”。即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不到,時辰一到,一切全報。西方則把這些表述為:給予就會被給予,剝奪就會被剝奪,信任就會被信任,猜疑就會被猜疑,愛就會被愛,恨就會被恨。這就是心理學上的互惠關係定律。企業管理者隻有真誠地對待員工,員工才能真心地擁戴管理者,企業才能興旺發達。
第八,手表定理法則
手表定理又稱矛盾選擇定律。手表定理說明這樣一個道理:人有一隻表時,可以知道時間,擁有兩塊或者兩塊以上的手表,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造成混亂,讓看表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深層的含義是:每個人都不能同時挑選兩種不同的行為準則或者價值觀念,否則他的工作和生活必將陷入混亂。
手表定理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麵給我們一種非常直觀的啟示: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的管理不能同時采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甚至每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人來同時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企業或這個人無所適從。
第九,酒與汙水定律法則
酒與汙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進一桶汙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汙水;如果把一匙汙水倒進一桶酒中,你得到的仍然是一桶汙水。顯而易見,汙水和酒的比例並不能決定這桶東西的性質,隻要有一勺汙水,再多的酒都成了汙水。酒與汙水定律告訴我們,對於具有破壞性的人或事物,要在其開始破壞之前及時處理掉。幾乎在所有的企業裏,都會存在幾個難弄的人物,他們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把事情搞糟。他們到處搬弄是非、傳播流言,破壞企業內部的和諧。他們像果箱裏的爛蘋果,如果不及時處理,它會迅速傳染,把其他蘋果也弄爛。“爛蘋果”的可怕之處在於它那驚人的破壞力。一個正直能幹的人進入一個混亂的部門可能會被吞沒。而一個無德無才的人能很快將一個高效的部門變成一盤散沙,原因在於破壞總比建設容易。一個能工巧匠花費時日精心製作的陶瓷器,一頭驢子一秒鍾就能將其毀壞掉。如果你的企業裏有這樣的一頭“驢子”,你應該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無力這樣做,起碼要把它拴起來。
§§第七章 中小企業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