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吉思汗
南宋開禧二年(1206年)的春天,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季節。中原大地戰旗獵獵,金戈耀眼,一片繁忙備戰景象。此時權臣韓□胄當政,正緊鑼密鼓地布置開禧北伐。而在遙遠的北方,一個來自乞顏氏的蒙古人鐵木真已經統一了蒙古高原,正在斡難河(今蒙古鄂嫩河)召開各部聯盟議事大會。所有的蒙古貴族都參加了會議。
此時北方寒意未消,斡難河上的冰麵尚未完全化掉,但參加會議的蒙古人卻個個紅光滿麵,熱情高漲,因為他們新的大汗就要誕生了。就是在這次會議上,鐵木真正式稱“成吉思汗”(成吉思意“強大”、“大海”),建立了大蒙古國。
成吉思汗,這個發動了古代世界史上最大規模戰爭的英雄,這個曾令整個亞歐大陸為之戰栗的勇士,這個創建了有史以來最大版圖帝國的天驕,這個有著“千年風雲第一人”、“曆來蔑視人類之人,無逾此侵略家者”諸多稱號、號稱世界曆史上取得最偉大成功的人物,就這樣與蒙古民族同時出現在曆史的舞台上。
“蒙古”一詞的音譯始見於《舊唐書》記載,最初稱“蒙兀室韋”,有人認為“蒙古”的原意是“天族”。這個民族最早是由生活在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流域一帶的一個部落發展而來,與北方的東胡、鮮卑、契丹、室韋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
唐朝開成五年(840年),曾經強大無比的回紇汗國被勇悍的黠戛斯部落(自稱為漢代名將李陵後人)攻滅。因為戰亂,蒙古族大部分人開始向西遷移,到不兒罕山(今蒙古大肯特山)一帶定居,發展繁衍為許多部落,各有名號,其中較著名的有乞顏、劄答蘭、泰赤烏等,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的上遊和肯特山以東一帶。蒙古最初隻是蒙古諸部落中一個部落的名稱。這些部落最早屬於唐朝設立的燕然都護府管轄,後又先後臣服於遼和金。當時,在蒙古草原和貝加爾湖周圍的森林地帶,還有塔塔爾、翁吉刺(又譯弘吉剌)、蔑兒乞、斡亦刺、克烈、汪古諸部。遼金時期,塔塔爾已組成部落聯盟,最為強大,所以史書多以“韃靼”或“阻卜”作為蒙古草原各部的通稱。
成吉思汗出生的這一年,正是南宋為名將嶽飛平反昭雪的一年。二十年前,嶽飛因力主抗金蒙冤被害,時人多為之不平。當時南宋最大的投降派秦檜已經病死,另一大投降派宋高宗已經被迫退位為太上皇,在位的為宋孝宗,金國依舊是南宋最強大的敵人。而此時的蒙古,也正處在金人的殘酷統治下。
當時蒙古草原各部還各自獨立,互不統屬。金滅遼後,為了防止蒙古強大,對其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並利用強大的塔塔爾部落攻打蒙古各部。宋紹興十六年(1146年),蒙古部首領俺巴孩汗被塔塔兒俘虜,送往金國,金熙宗以“懲治叛部法”的名義,將俺巴孩汗殘酷地釘死在木驢之上,由此跟蒙古結下不解深仇。之後,蒙古部眾與塔塔爾部展開多次戰鬥。
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蒙古乞顏族孛兒隻斤氏族首領也該速把阿禿兒(把阿禿兒意為“勇士”)攻打塔塔爾部獲勝,打敗並殺死了敵將鐵木真兀格,在回到家裏的時候,剛好妻子訶額倫(訶額倫意為“雲”)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個嬰孩右手握著一塊凝結的血塊,容顏生光,預示著將來不平凡的命運。也該速大喜過望,便給兒子取名為鐵木真,這便是後來震驚世界的成吉思汗。
這裏要特別提一下訶額倫。當時蒙古有搶親的風俗,訶額倫原為篾兒乞部落赤列都之妻,在半路被也該速搶奪。
鐵木真九歲時,也該速帶著兒子到舅舅家去定親,途經翁吉刺部落,翁吉刺部的貴族德薛禪一眼看出鐵木真決非池中之物,主動提出要將自己的女兒孛兒台許配給鐵木真為妻。也該速見孛兒台眉清目秀,舉止嫻雅,十分喜歡,便正式提出求婚。按照蒙古族古老的風俗,求婚應該求三次,前兩次女方家長都要故意推辭,然後才能答應。德薛禪卻說:“難道三次求婚再答應就能顯得高貴麼?難道一求婚就答應就是卑賤麼?我看這是命中注定的好姻緣。”立即一口答應下來。
成吉思汗多妃多後,封為皇後的有二十三人。孛兒台就是後來成吉思汗的大皇後,生有術赤、察合台、窩闊台、拖雷四子,地位最尊。而孛兒台所屬的翁吉刺氏,後來也成為蒙元最顯赫的外戚。翁吉刺部落以出產美女聞名,成吉思汗曾將自己的女兒布亦塞克許配給翁吉刺部的酋長,但翁吉刺美女眾多,見慣美女的酋長嫌布亦塞克相貌太醜,不肯娶她,成吉思汗一怒之下,殺了這個酋長,但對翁吉刺部恩寵依舊。成吉思汗曾經降旨說:“翁吉刺氏生女,世以為後;生男,世尚公主。”到了忽必烈時,更是明確定下製度:每兩年一次,到翁吉刺挑選嬪妃和宮女。《馬可·波羅行記》中還詳細記述到翁吉刺部選妃之法。
按照蒙古人的習俗,定親後要留在妻家幾年,鐵木真留了下來,也該速自己返家。在歸途中,也該速遇見一群塔塔爾人在宴飲。按照草原習俗,對陌生來客要待以上賓,於是,塔塔爾人請也該速飲酒。但塔塔爾鐵木真兀格之子劄鄰不合認出了也該速是殺父仇人,暗中在酒中下了毒。渾然不知的也該速喝下了毒酒,剛回到家後就毒發身亡。臨死前,交代親信蒙力克去叫鐵木真回來。
然而,等鐵木真趕回家後,父親已經永遠地合上了眼睛。這個九歲的孩子忍不住大哭了起來,但這才是他苦難的開始。泰赤烏部落的首領塔兒忽台(俺巴孩汗之孫)乘機興風作浪,招附乞顏族人。由於鐵木真年紀尚幼,乞顏族族人不相信他能繼任酋長,決定拋棄訶額倫母子,前去歸附更為強大的泰赤烏部落。訶額倫聞訊提槍上馬前去追趕,但卻沒有任何結果。一個族人見訶額倫苦苦哀求,頗為同情,便出麵勸大家留下來,結果也被其他人殺死。仇恨深深地種在了年幼的鐵木真心中,他發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報仇雪恨。
從此,鐵木真一家開始了艱難的生活,以采摘野果野菜充饑,還經常遭受他人的欺淩。當時與鐵木真一家人生活的還有也速該另一個妻子所生的兩個兒子:別克惕和別勒古台。別克惕兄弟經常欺負鐵木真和他的弟弟合撒兒,搶奪二人獵到的小鳥。鐵木真兄弟非常氣憤,向母親訶額倫告狀未果後,便動了殺機。有一天,別克惕一個人在放馬,鐵木真和合撒兒手執弓箭,一前一後包圍了他。別克惕一見情況,立即明白了,隻說:“我們正受泰赤烏人的欺負,大仇未報,你們為什麼還把我當做眼中釘?我們大家孤零零的,除了影子外,沒有別的朋友,除了馬尾外,沒有別的鞭子,為什麼還要自相殘殺呢?請你們不要殺弟弟別勒古台。”說完也不抵抗,被鐵木真兄弟射殺。
訶額倫知道後,大為生氣,然而事已至此,也隻好罵了一頓鐵木真兄弟了事。這件事多少可以看出鐵木真的鐵腕手段和強硬性格,即使是在生活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即使是同父異母的兄弟,挑戰了他的權威,他也一樣要以牙還牙,進行血腥報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