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靖康恥,猶未雪——宋與金(20)(2 / 3)

辛棄疾一直力主抗金北伐,任湖南擔任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時,創置了戰鬥力極強的“飛虎軍”,並拿出大量緡錢購買飛虎軍的所需鐵甲、馬匹等。雖然花費巨大,但由於辛棄疾善於斡旋,事情都辦得妥當。然而朝中大臣爭相彈劾他貪汙受賄、聚斂民財,宋孝宗命樞密院為此下“禦前金字牌”(性質同嶽飛所接的十二道金牌),命他立即停建飛虎軍營房。不料辛棄疾接到金字脾後,先藏了起來,不讓旁人知曉,隻日夜督促加快建設,等到飛虎營柵成後,這才上表向宋孝宗“開陳本末”,來了個先斬後奏。飛虎軍建成後,雄鎮一方,為江上諸軍之冠。

辛棄疾既是抗金英雄,也是治世能臣。他一生以恢複為誌,以功業自許,日夜渴望馳騁沙場,彎弓殺敵。盡管他每到一處為官,均有建樹,然而始終命運多舛,備受排擠,以致壯誌難酬。由於每每在地方任上整頓改革,妨礙了權貴們的利益,而其祖父辛讚曾仕金人也成為巨大的政治累贅,辛棄疾最終被“用錢如泥沙,殺人如草芥”等罪名彈劾,長期落職閑居於江西上饒一帶。

關於辛棄疾財力來源,一直有頗多議論。傳說他為了獲得充足的軍費,不惜采取走私軍用物資的活動,就連辛棄疾的好友朱熹都曾經截獲過他走私牛皮的商船,因而他一生中幾次被彈劾罷官,都是“奸贓”、“斂聚”、“好色貪財”這類罪名。而辛棄疾落職後在江西上饒帶湖一帶大修宅邸,富麗堂皇,也反襯了他個人確實有足夠雄厚的經濟實力。辛棄疾曾經走私是實,但其入仕期間,不遺餘力地打擊貪官汙吏也是其政績之一,他的錢財,僅僅是善於經營所得。就連辛棄疾本人,也自比於昔日富足天下的範蠡,“一棹歸來,隻做個,五湖範蠡”(《洞仙歌·開南溪初成賦》)。

中國士人有“隱居以求其誌”的傳統。在長期賦閑期間,性格豪爽的辛棄疾也創作了大量反映自然、田園風光的詞作,這些詞作既反映了他對丘壑林泉之樂的喜愛,也表現出了胸襟抱負難以施展的苦澀。

歲月如梭,轉眼間,已經是宋寧宗趙擴當政。正是在宋寧宗時期,南宋發動了最後一次北伐,而這次北伐的起因隻是根源於爭權奪利的需要。

宋寧宗趙擴先後有兩任皇後,第一任皇後韓氏北宋名臣韓琦六世孫,也是當朝權臣韓□胄的侄孫女。最初,韓氏與姐姐一起被選入宮中,但並非做嬪妃,而是專門伺候太皇太後吳氏(宋高宗皇後)。韓氏善解人意,深得吳太後歡心,吳太後為了她的前途著想,將其賜給了當時還是嘉王的趙擴。韓氏出身名門,加上是吳太後所賜,身份格外不同,一到趙擴府邸就被封為新安郡夫人,後來又晉封為崇國夫人。趙擴當上皇帝後,韓氏也跟著水漲船高,進封為皇後。不過,韓氏的富貴並不長久,她隻當了六年皇後,便得病死去。正因為韓氏死得太早,中宮虛位,才使得以工於心計聞名的楊氏得以封後。此後,楊氏走上南宋的政治舞台,直接導致了南宋局勢的急劇衰頹。

韓侂胄,字節夫,相州安陽(今屬河南)人,北宋名臣韓琦的曾孫。韓家世代都是皇親國戚,祖父韓嘉彥娶宋神宗第三女,父韓誠娶宋高宗吳皇後之妹,韓侂胄本人也娶了吳皇後的侄女,後以恩蔭入仕。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年),韓侂胄與宗室趙汝愚等人擁立宋寧宗趙擴即皇帝位。宋寧宗即位不久,韓侂胄就逐趙汝愚出朝廷,並從此掌握軍政大權達十三年之久。在他擅權的前七年,製造了“慶元黨禁”,凡與黨人有牽連的,不得任官職,不得應科舉。開禧元年(1205年),韓侂胄為平章軍國事,立班宰相之上。最為諷刺的是,就是這位權臣建議追封嶽飛為鄂王,並削去秦檜所封王爵。

楊氏出身卑微,其父親姓氏不見於正史。據說最初她是跟隨母親張氏入隸德壽,充當宮樂部的女優,大概相當於現在的戲劇演員。楊氏美豔出眾,且才華出眾,善於作詩,曾作宮詞五十首,詞意清新。如此知書達禮,又通貫古今,不久,楊氏便引起了太皇太後吳氏的注意,於是成為吳太後的侍女。楊氏舉止得體,善於應對,吳太後對她格外青睞有加,甚至由此招來了宮女們的嫉妒。有一次,吳太後沐浴,宮女們故意攛掇楊氏試穿吳太後的衣服,說她穿上一定會很好看。虛榮心十足的楊氏經不起慫恿,竟然真的去試穿吳太後的衣服,結果被宮女們在吳太後麵前告了一狀,說她有僭越行為,意圖不軌。不料,吳太後不但沒有怪罪楊氏,還訓斥捉弄楊氏的宮女說:“你們用不著大驚小怪,也許她(指楊氏)將來就會穿上這身衣服,擁有我這樣的地位。”吳太後不過是隨口之言,想不到後來竟然應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