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得敬因平叛有功,被提升為翔慶軍都統軍,晉封西平公,從此青雲直上,不久升中書令,後任國相,邁入西夏重臣的行列。任得敬當權後,極力在朝中安插親信,結黨營私,一時權傾朝野,甚至控製宮廷和都城,脅迫皇帝,儼然如太上皇,任得敬之女任太後多次勸阻,卻沒有任何效果,不久抑鬱而死。任得敬見女兒病死,便公然向仁孝攤牌,要求分一半國土給他。當時軍政大權均被任得敬控製,仁孝無力對抗,隻能表麵同意,又向金國上表,請求為任得敬冊封。金世宗完顏雍看出仁孝是被迫上書,便婉言拒絕了任得敬的冊封。任得敬心中恐懼,便想重新投回他曾經背叛的故國的懷抱,秘密派使者前往四川,打算遊說當時任四川宣撫使的名將虞允文出兵並幫助自己。但送信使者意外被西夏巡邏兵捕獲,事情因而泄漏。仁孝在金國的幫助下,誅殺了任得敬,任氏一族被滅門。
仁孝是西夏曆史上在位最久、壽命最長的皇帝,他執政期間,正是金國興起、遼國北宋相繼滅亡、南宋新立的動蕩時期,仁孝卻能火中取栗,趁機擴張,使得治下的西夏疆域最為廣闊,國力也達到了鼎盛。然而,此時北方草原蒙古正在迅速崛起,逐漸對西夏構成嚴重的威脅。而仁孝重文輕武,他看重漢學,尊孔子為文宣帝,在西夏國內大興儒學,西夏得以建國立國的勇悍之氣逐漸消失。
到了仁孝長子夏桓宗純祐在位時,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已經完成了蒙古的統一,便借口西夏收留蒙古逃人,親自率軍攻打西夏河西地區。西夏麵對蒙古鐵騎無所適從,隻得任其蹂躪。成吉思汗第一次攻打西夏的主要目的是劫掠物資、攫取經濟利益,因此采取了淺嚐輒止的策略,在大掠人口、牲畜後退兵。
在外患的壓力下,西夏皇室內部又發生了內訌,純祐族弟越王仁友之子安全野心勃勃,聯絡純祐生母羅太後發動了宮廷政變,純祐被廢黜,後暴死於宮中,死因不明,年僅三十歲。安全自立為帝,這就是夏襄宗。
安全廢主自立後,成吉思汗又找到了出兵的接口,發兵攻打西夏。蒙古軍先後兩次攻打西夏,後一次更是長驅直入,將西夏都城中興府重重圍困,西夏形勢十分危急。眼見亡國在即,安全不得不親自登上城牆,督促將士作戰。由於西夏軍隊的頑強抵抗,蒙古軍久攻不下。到了九月,天降暴雨,河水猛漲,成吉思汗便派兵築壩,引河水灌城,城中西夏百姓淹死極多。安全多次派人向金國告急求援,當時金章宗在位,堅持不肯出兵,還說:“敵人相攻,吾國之福,何患焉?”金國有遠見的大臣以“唇亡齒寒”的道理力勸金章宗出兵援救西夏,但金章宗不聽。到了十二月,西夏都城中興府城牆因為被水浸泡日久,多處出現坍塌,城破已經是早晚之事。就在關鍵的時候,蒙古軍所築的攔河堤壩也多處塌陷,水勢四溢,都城外四處汪洋一片,蒙古軍無處容身,不得就此不退兵。成吉思汗覺得此戰戰果不夠輝煌,便派人前去招降安全,安全不敢觸犯蒙古使者,隻好將親生女兒察合公主獻給成吉思汗為侍妾,並送上大批珍寶,以此來向蒙古求和。
蒙古退軍後,氣量狹小的安全對金國在關鍵時刻不肯伸手援助一直耿耿於懷,總想尋找機會報複。一年後,宋嘉定三年(1210年)八月,憤憤不平的安全不顧大臣反對,派遣一萬騎兵攻打金國葭州(今陝西佳縣),但被金兵擊退。自宋宣和五年(1123年)西夏與金議和以來,夏金雙方八十多年和好無兵戈之事,至此,關係正式宣告破裂。夏金聯盟的破裂,使蒙古軍得到各個擊破的機會,西夏國正麵臨著嚴重的危機。就在夏金關係破裂後的第二年,西夏內部再一次發生更迭皇位的政變,西夏宗室齊王彥宗之子遵頊廢黜了安全,自立為帝,是為夏神宗。安全被廢一個月後不明不白地死去,時年四十二歲。
遵頊好窮兵黷武,即位後一改之前西夏附金抗蒙的國策,變為歸附蒙古,合兵攻金。當時,蒙古正大肆攻打金國,遵頊想趁火打劫,不停出兵攻打金國,以圖擄掠財物,擴張領土。然而,遵頊對金軍的作戰,要麼失敗,要麼無功而退,頻繁的戰事也使得西夏的國力大為削弱。宋嘉定十年(1217年),成吉思汗發兵攻打花剌子模,再次向西夏征兵。西夏經連年用兵,兵民厭戰,朝議沸騰,不願再隨蒙古軍出征。於是,成吉思汗以此為借口,率軍圍攻西夏都城中興府。遵頊無力抵禦,命太子德任留守中興府,自己帶領親隨扈從逃奔西涼(今甘肅武威)。不久後,又派遣使者向蒙古請降,蒙古軍才退兵。
經此一事,遵頊深感蒙古是西夏的巨大威脅,為了自保,被迫改變立場,做出聯金抗蒙的姿態,想與金國重修舊好。但金宣宗認為遵頊為人反複無常,沒有答應。遵頊碰了一鼻子灰後,害怕三麵受敵,又想與宋朝聯盟,共同對付金國。他先後兩次派心腹樞密招討使寧子寧到四川,想說服宋四川安撫使安丙一起出兵夾攻金國,經過慎重考慮後,安丙同意出兵與西夏夾攻金國。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八月,遵頊如約出師,派遣萬餘軍隊攻破金會州。金宣宗想與西夏議和,卻被遵頊拒絕。九月,遵頊又發兵三萬破金西寧州,圍定西城,隨即進逼進攻金軍事重鎮鞏州。然而,城久攻不下。遵頊即派人到四川催促宋軍出兵。宋安撫使安丙命利州副都統程信督促張威、王仕信分道進兵,與西夏軍會師於鞏州城下。按照事先約定,由西夏軍隊負責野戰,宋軍負責攻城,在兩國合兵的局勢下,鞏州依然巋然不動。宋夏兩軍損失慘重,死傷數以萬計,因糧草不繼,雙方隻好退兵。在撤退途中,夏軍被金兵伏擊,傷亡甚眾。不久後,宋將安丙再約夏軍攻金秦州,遵頊懼於鞏州之敗,不肯出兵,安丙隻得率軍撤回利州。
遵頊聯金聯宋的策略失敗後,不得不重新回到附蒙攻金的老路上來,不斷征發軍隊隨蒙古軍進攻金國,但卻一敗再敗。皇帝遵頊如此無能,一再誤國,自然引起西夏朝野上下的極度不滿。遵頊卻依舊剛愎自用,派太子德任領兵進攻金國。德任認為蒙古才是西夏的心腹大患,建議重新與金國聯盟。遵頊不聽,德任見諫阻無效,料到西夏亡國在即,憤懣下請求罷除自己的太子位,要出家為僧。遵頊惱羞成怒,下令將德任軟禁在靈州,另遣將領兵攻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