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多年來一直思考並探索我國教育與人才培養的新思路,總想尋找一套適應時代的新的教育理論,以便指導自己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不斷提高業務水平,為學生提供更高質量的精神食糧,同時,希望找出我國高等教育問題的症結,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目標的早日實現,早日湧現出名副其實的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學盡一些微薄之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每個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多年來我們一直想腳踏實地地做一些實事。

教學工作雖然平凡,然而,它不但使我能用心地服務他人,也能不斷積累經驗,深入自己的研究,所以,我覺得還是很值得的。

這本書的編寫,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對自己多年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也算是一個初步的交代吧。但是,我們更願把它看成正式探討我國教育問題的一個新開端。其原因是我國教育改革與開放任重道遠,而我們的水平總是十分有限。

編寫這本書的初衷之一,就是為了配合大學思想品德修養課教學,因此,筆者希望它能像預期的那樣,在“大德育”中發揮作用,為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解決學生的人生問題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同時,它第一次論述了“成功教育”的理論,希望對讀者有所啟發。

感謝和我們一起探討過問題的所有同事,感謝那些與自己一起進步的學生,感謝給我提供各種支持和指導的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的領導們,還要感謝我的家人的關心和支持。霍國元同誌是本書作者之一,他本人具有多年從事學生工作的領導經驗,也為本書的編寫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在此代為感謝他的家人的支持。

本書參考的文獻很多,來源於報刊、書籍、網絡,甚至名人講話錄音、學生的學習體會,在此向這些作者一並表示深深的敬意。同時,由於作者按教學的需要已對這些素材做了不同程度的增刪和改寫,恐有損原作者、編者的傾向性意見之處,謹此深表歉意。

本書內容經反複沉潛,幾經增減,疏漏和不足之處仍在所難免,而自知質鈍而力不足,增廣補缺,當更俟時日。

最後,謹向為本書出版付出大量心血的編輯表示衷心的感謝。

韓祜生

200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