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數據的收集
根據《故宮博物院年鑒2010》收集到2010年主要節日(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假期期間,北京市故宮博物院所接待的遊客總量。其中,十一國慶節期間的遊客量在6個假期的遊客總量中居首位,為61.292萬人次。
百度公司推出的百度指數平台,可以提供各網絡關鍵詞在某段時間內的搜索量指數。通過百度指數平台,查詢、收集到已確定關鍵詞(共13個)在2010年五個假期期間的節日當天、提前7天及延後2天共共10天內每天的關鍵詞的搜索量指數。
3、百度關鍵詞搜索量指數與實際遊客量相關性分析
通過SPSS數據統計軟件,對13個關鍵詞的日搜索量指數與實際遊客量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得出每個關鍵詞在研究時段內每天的關鍵詞搜索量指數與實際遊客量的相關性數據,其中選取相關性最大的數據列表。
通過分析發現,在所選取的13個關鍵詞中,有9個關鍵詞的搜索量指數與實際遊客量的Pearson相關係數在0.75以上,相關性較大。因此,相關網絡關鍵詞搜索量指數與實際遊客量之間存在較明顯的相關關係,且最大相關係數出現在節日前2—5天的時間範圍內。在9個相關性較大的關鍵詞中,有4個關鍵在0.05水平上顯著相關,分別是故宮門票、故宮地圖、北京故宮地圖、故宮開放時間。其中搜索量指數與實際遊客量相關性最大的關鍵詞為“故宮開放時間”,其Pearson相關係數為0.928。由此,故宮景區遊客在出遊前對門票價格、相關旅遊路線圖和開放時間的關注度較高。
四、結論
本文以北京地區的熱門景區——故宮為例,基於SPSS的Pearson相關性分析方法,對所選取的13個關鍵詞的搜索量指數與研究時段內的實際遊客量進行了相關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結論:故宮景區在2010年的相關網絡關鍵詞搜索量指數與實際遊客量之間存在較明顯的相關關係;故宮遊客對所關注的出遊信息進行網絡搜索查詢的時間一般集中在出遊前2—5天內;故宮景區遊客在出遊前最關注的出遊信息主要為景區門票的價格、相關旅遊路線圖和景區開放時間。
基於相關性分析方法,借用信息技術提供大數據對遊客量進行的相關分析,對旅遊管理部門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和安排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為遊客量的預測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 百度數據研究:2014年中國旅遊百度指數報告[EB/OL].中國互聯網數據資訊中心,2014.
[2] 張紅賢、馬耀峰:中國入境旅遊市場的多元回歸預測[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5(2).
[3] 黃宏、鄧婕、常彥祥、李文鳳、楊東方:SPSS在旅遊人數的預測應用[J].山地學報,2008(S1).
[4] 李世泰、趙亞萍:基於不同時間尺度旅遊客源預測模型比較研究——以山東省為例[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1(9).
[5] 路紫、趙亞紅、吳士鋒等:旅遊網站訪問者行為的時間分布及導引分析[J].地理學報,2007(6).
[6] 梁明英、王麗娜:網絡旅遊信息對遊客行為模式影響的調查分析——以泰山遊客為例[J].泰山學院,2008(1).
[7] 汪正彬、趙毅:基於因子分析的自貢旅遊遊客滿意度實證研究[J].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8(8).
[8] 連漪、汪俠:旅遊地遊客量測評指標體係的研究及應用[J].旅遊學刊,2004(5).
(責任編輯:趙小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