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人性弱點消極悲觀(1)(2 / 2)

做到以上幾點並不很難,關鍵在於你是否想做和能否堅持下去。我們知道,成功人士與失敗者之間的最大差別就是:成功人士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製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則剛好相反,他們的人生是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所引導支配的。說到底,如何看待人生、把握人生由我們自己的態度決定。

要點三:相信自己是一座金礦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

一個人最需要的就是自信,隻有充滿自信,才能開掘智慧,激發潛力,在人生的征途上健步如飛。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偉大的哲人在風燭殘年之際,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就想考驗和點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時看來很不錯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說:“我的蠟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蠟接著點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嗎?”“明白。”那位助手趕忙說,“您的思想光輝是得很好地傳承下去……”“可是,”哲人慢悠悠地說:“我需要一位最優秀的承傳者,他不但要有相當的智慧,還必須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氣……這樣的人選直到目前我還未見到,你幫我尋找和挖掘一位好嗎?”“好的,好的。”助手很溫順很尊重地說,“我一定竭盡全力地去尋找,以不辜負您的栽培和信任。”哲人笑了笑,沒再說什麼。

那位忠誠而勤奮的助手,不辭辛勞地通過各種渠道開始四處尋找了。可他領來一位又一位,都被哲人一一婉言謝絕了。某一次,當那位助手再次無功而返地回到哲人病床前時,病入膏肓的哲人硬撐著坐起來,撫著那位助手的肩膀說“真是辛苦你了,不過,你找來的那些人,其實還不如你……”“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辭懇切地說,“找遍城鄉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優秀的人選挖掘出來,舉薦給您。”哲人笑笑,不再說話。

半年之後,哲人眼看就要告別人世,最優秀的人選還是沒有眉目。助手非常慚愧,淚流滿麵地坐在病床邊,語氣沉重地說:“我真對不起您,令您失望了!”“失望的是我,對不起的卻是你自己。”哲人說到這裏,很失意地閉上了眼睛,停頓了許久,才又不無哀怨地說:“本來,最優秀的就是你自己,隻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給忽略、給耽誤、給丟失了……其實,每個人都是最優秀的,差別就在於如何認識自己、如何發掘和重用自己……”話沒說完,一代哲人就永遠離開了他曾經深切關注著的這個世界。那位助手非常後悔,甚至後悔、自責了整個後半生。

為了不重蹈那位助手的覆轍,每個向往成功、不甘沉淪者,都應該牢記一位哲人說過的這樣一句至理名言:“每個人都有大於自身的力量。不是因為有些事情難以做到我們才失去自信,而是因為我們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顯得難以做到。”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座金礦,關鍵是如何發掘自己。

鐳的發現者——居裏夫人,當初穿著沾滿灰塵和油汙的工作服,從堆積如山的鈾瀝青中尋找鐳的蹤跡時條件非常艱苦,但她信心百倍。成功之後她對她的朋友說:“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都應該有恒心,特別是自信心。”

由此可見,事業上的成功固然由多種因素組成,但自信心就是成功者的必備特征,擁有了信心就擁有了成功的一半!

可見,人,隻有自信,才能自強不息,才能使人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鬥。隻有自信,才能使人在艱苦的事業中保持必勝的信念,才能使人有勇氣前進。人,如果缺乏自信心,會使人對自己的美好理想放棄爭取,會使人渾渾噩噩、碌碌無為;人,如果缺乏要幹成一番事業的自信心,通向成功之路的航船就要在沙灘擱淺,終生也托不起成功的巨輪。在現實生活中,自信心是大力之神,它能使弱者變強,使強者變得更強。

要點四:積極的目標決定正確的方向

馬丁·路德金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目標還站立的話。”

有人說,目標猶如火焰,當陰霾蔽日之時,指引你奔向光明的前程;有人說,目標好比葛藤,當你向險峰攀登之時,引你拾級而上;也有人說,目標就像金鑰匙,當你置身於人生迷宮之時,助你擷取皇冠上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