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學生提高理科能力故事推薦4(3 / 3)

第四,由於大氣汙染,形成霧的凝結核性質的變化,霧對人體的危害越來越嚴重,人在呼吸了汙染霧後,使鼻炎、咽炎、支氣管炎、肺癌發病率明顯增多。

為減輕霧對人類的危害,除加強交通管製,增強安全意識,根本地是控製大氣汙染,減少自由大氣中有害凝結核的數量,還霧本來麵目――潔淨。

50.一分為二的南極臭氧洞

南極臭氧洞已經不可思議地縮減到原來的1/3大小,並且在近日一分為二。迄今為止僅有的解釋是,空前的大規模氣候變化將同溫層變暖,於是抑製了能對臭氧層產生破壞的大氣中化學物質的反應,同時還能引入一部分新的臭氧。新增加的臭氧可以幫助阻擋有害的紫外線輻射,這對於企鵝和居住在南半球南部的人來講無疑都是喜訊。但是目前看起來,這種強烈的臭氧洞縮小並沒有延續的趨勢。

臭氧洞的形成是由一些汙染物引起的,例如過去常用於電冰箱和空調的含氯化合物等。在過去的6年當中,臭氧洞的麵積一直穩定在大約2400萬平方公裏左右。然而,在過去的兩周裏,臭氧洞的麵積下降到1500萬平方公裏,是從1988年以來的最小數值。9月29日,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大氣物理學家PaulNewman提供的數據,臭氧洞麵積下降到僅僅200萬平方公裏。在今年9月,臭氧洞開始拉長,並且向南極方向移動。上周,它開始分裂,形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在南極海岸朝向非洲的地方,另一部分靠近南美。

人造衛星上的臭氧監測儀,是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層管理署管理使用的,它從1979年就被開始用來觀察臭氧洞。但是過去臭氧監測儀一直都沒有觀察到類似今年發生的這種變化。

氣象學家將臭氧洞的奇怪表現歸因為全球範圍內的大氣環流。氣流僅限於較低大氣層,其能穿過同溫層,進而改變臭氧的分布模式,在南半球,現在的環流尤其明顯。研究人員認為,這能使同溫層變暖,就會降低化學物質對臭氧層的破壞,通過抑製能促進化學物質反應的冰雲粒子的形成,氣流能通過攜帶富含臭氧的空氣來修複部分空洞。

目前大家都在試圖找出這其中的原因。但是,新增加的臭氧隻能臨時性的緩解問題。隻有靠大氣層中的那些可以破壞臭氧層的汙染物的緩慢自淨,以及持續減少排放這些化學物質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51.尼安德特人消失之謎

1856年,人們發現了尼安德特人的化石,從此,尼安德特人的命運就一直是人們探討的問題。尼安德特人是人類的“近親”,生活在大約12萬到3萬年前,那時正是地球上的冰河時期。他們居住在歐洲及西亞,性格溫和,但腦容量比現代人少,所以普遍認為他們比現代人的智力低。之所以說他們是人類的“近親”,是因為後來他們並沒有進化成人類,而是在大約3萬多年前滅絕了。

有人稱,尼安德特人就是原始人類研究中的恐龍,而且像恐龍一樣,突然之間就消失了。

研究發現,尼安德特人銷聲匿跡的時候,正是現代智人剛進入歐洲的時候,他們一起共同生活了1000年左右。因此,有學者認為,是現代智人的入侵,占據了他們大量的生活空間,而且搶奪了他們的食物,從而使他們漸漸滅絕。

隨著研究的深入,又有學者認為,尼安德特人滅絕之前,冰川世紀突然來臨,當地天氣突然變冷。尼安德特人為了躲避寒冷的天氣,分別逃向氣候相對較暖的各個山穀中,各個群體之間的聯係越來越少,而近親交配機會的增多,使得他們的競爭力越來越弱,根本不能與新來的現代智人相比,於是他們在優勝劣汰的競爭環境中漸漸走向了滅亡。

再後來,又有新的研究表明,尼安德特人之所以滅亡,是因為他們不能適應攝食環境的改變。在3萬年前的冰川世紀中,氣候漸漸變得越來越冷,植物也越來戰少,大批食草動物遷向氣候溫暖的南方,尼安德特人的生存環境也越來越差,經常有人餓死。為了活命,他們甚至吃自己的同類!尼安德特人就這樣消失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中。

尼安德特人消失的真相究竟是什麼,科學家們還在繼續研究中。

52.高度文明的姆大陸

很久很久以前,太平洋上有一個姆大陸,大陸上有巨大的神殿和美麗的城鎮。環境宜人,四季花果飄香,商業繁榮,人們之間和睦相處,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是,突然有一天,不幸降臨了!

這天,大地先是發出一種駭人的轟鳴聲,接著地麵開始像海浪般地起伏。更不幸的是,火山也開始噴發,霎時間,天崩地裂,岩漿橫流,曾經美麗的城市就像孩子的積木一般,不堪一擊,瞬間灰飛煙火,隨著古老的大陸沉入了海底。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姆大陸已經消失了,人們又是怎麼知道它曾經存在過呢?

事情要追溯到1863年,一個法國人發現了一本手稿。這本手稿中記載了很多古老的事情。後來,他又有幸看到了收藏在西班牙的瑪雅文獻《特洛阿諾抄本》,發覺這兩本書中都提到了一個因火山噴發而消失的大陸,發音為“姆”。他認為這是曾經真實存在的一個大陸,並且應該位於太平洋。

如果真的存在這樣一個大陸的話,是不是應該有遺跡留下呢?隨著潛水考古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發現為姆大陸的存在提供了佐證。考古員在密克羅尼西亞群島中,一個叫波納佩的島附近的海底,發現了至今保存仍很完整的住宅、街道、石像等人類生存痕跡,並且撈出了許多黃金和珠寶飾物。

而且,在太平洋中的許多島嶼上,都留有巨大的石頭城和石頭雕像等。有學者猜測:這一地區曾經存在著一個高度文明的種族,因為某種我們迄今尚不知道的原因而集體撤離或是集體滅絕,隻留下了壯觀的建築遺跡。

姆大陸的存在似乎已經成為事實,但其沉沒原因也成為人們爭論的焦點之一。真的是因為火山噴發?還是由於大地震時期的地震?又或者是冰河期的造訪?誰也不知道。這一個又一個謎團,隻能等待未來去發現。

53.雷姆裏亞大陸是否真的存在

除了著名的姆大陸之外,在印度半島和南非大陸之間曾經還存在過一個雷姆裏亞大陸,大陸上恐龍等爬蟲類動物非常繁盛:陸地上巨型恐龍漫步,空中翼龍飛舞,水裏魚龍出沒……這是很多科學家提出的一個猜疑。因為一些特殊的哺乳動物和有著相似語言的人種及文明,同時出現在這兩個現在已經相互遠離的大陸上,以及中間斷斷續續的島嶼上。印度洋裏分布著馬達加斯加島、阿爾達布拉群島、塞舌爾群島、馬爾代夫群島、拉克代夫群島等一係列海中孤島,這些從非洲南端一直延伸到印度半島的海洋中的島嶼,似乎就是曾經雷姆裏亞大陸的殘餘。

如果這個大陸真的存在,為什麼又突然消失掉了呢?是慢慢地沉入了海底?還是突然之間煙消雲散了呢?海底是否有一條從非洲到印度的文明帶呢?為什麼那些海島上還生活著豐富的動植物,以及與消失大陸貌似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的土著居民,而沒有隨大自然的變遷移到大陸上呢?這當中是否爆發了大規模的火山、地震、海嘯之類的大型地殼運動呢?這些疑團都不斷地困擾著相信雷姆裏亞大陸存在的人們,也給這個夢幻中的大陸染上了太多的神秘色彩。也有研究者認為,雷姆裏亞大陸和姆大陸相連為一體,甚至就是一個大陸。

不過,神話傳說中把雷姆裏亞人當成是地球的始祖,並描繪了他們奇特的外形特征:雌雄同體,卵生,像猿人一樣,有的有四隻手,有的腦後長著一隻眼睛,穿著爬蟲類的皮衣,手持木槍,牽著馴服的恐龍——儼然是上帝的寵物。難道是上帝把他一手創造的雷姆裏亞大陸給毀了,雷姆裏亞人都回到了上帝的身邊?

有研究表明,位於印度洋底的山脊現在仍有長有落,那是消失的雷姆裏亞大陸?在那裏是否藏著雷姆裏亞文明?

54.遠去的巨人

在很多神話故事中,常有巨人出現,他們的平均身高在2米以上,力大無比,性情一般比較暴躁。在古羅馬的傳說中,天國的血降落在大地女神蓋亞的膝上,她就懷孕生下了巨人族。那麼,現實生活中是否也有巨人存在呢?

19世紀,考古學家們曾挖出一些體形巨大的骸骨,還有一些似乎隻有巨人才能使用的巨大工具。1912年,美國內華達州的幾個牧場工人在一個荒涼的山洞中,發現了一具巨大的木乃伊。人們還發現了一些巨石陣或巨石建築,這些巨石大都又高又重,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以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如果不是巨人,還有哪個民族能建造出如此巨大的建築群?這些都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衝擊和驚歎,於是人們開始把神話傳說中的巨人與這些疑惑聯係到一起。

但有人並不這麼認為,因為在現代,也照樣有一些人的身材比較高大,比如NBA籃球隊中就有很多“高海拔”,我們也應把他們當作巨人族嗎?

在專家們的進一步推測中,認為有兩種人會被當作巨人,一種是因為基因的緣故長得很高大;另一種就是所謂的“巨人症”了。那麼還有其他原因會使人的身體變得巨大嗎?人體研究學者朗曼提出:會不會是古代的環境促成了巨人的成長?通過試驗,研究者很快證實了生物DNA與生存環境有著極大的聯係。由此,我們可以推測,在古代的某一個時期,氣候條件非常好,生存環境非常寬鬆,有充足的食物,於是巨人出現了,他們是那個時代的產物。除了巨人,當時應該還有一些大型植物和動物。

對於巨人出現的推測是得出來了,可他們的消失呢?難道和恐龍一樣也是由於環境破壞?這是一個至今仍沒有答案的問題。

55.世界文明的搖籃——蘇美爾

蘇美爾文明是全世界最早產生的文明,其開端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蘇美爾文明創造了令後人讚歎不已的文化,但是卻在4000多年前神秘消失了。

一個延續了2000多年的偉大文明為何突然停下了前進的步伐?是什麼阻止了她的發展?

是內部戰爭嗎?蘇美爾由十多個城市國家組成,各國之間連年征戰,烽火不息,人民深受其害,不過後來的烏爾第三王朝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地區。這種可能性似乎不存在。

是外族入侵?蘇美爾之後,閃族人在兩河流域建立了著名的巴比倫文明,似乎是閃族人和巴比倫文明取代了蘇美爾文明。那蘇美爾人和他們創造的文明哪裏去了,真的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嗎?還是遷徙到別處去了?有一些曆史學者認為:蘇美爾人穿過印度,越過昆侖山,來到了中國,以致在印度文明和華夏文明中都有著或多或少的蘇美爾文明的影子。可是這隻是一種可能的推想,並沒有得到完全證實。蘇美爾人是否去過印度,是否來過中國,我們無法給出結論。

閃族人能夠征服蘇美爾人,建立巴比倫,說明蘇美爾在消失之前就已經衰弱了。可是,是什麼使蘇美爾衰弱,並最終消失在兩河流域呢?一個出人意料的可能被一些學者提了出來:生態環境的惡化最終導致了蘇美爾的消失。從現在伊拉克地區大麵積的沙漠來看,此說似乎也不是無稽之談。蘇美爾人不知道如何避免土地的鹽堿化,隻知道灌溉,最後導致大麵積耕地不能種植,或者產量極低,以致百姓逃亡,城市荒蕪。最終,蘇美爾隻能消失在一片沙漠中。

到底是戰爭,還是環境惡化,還是外來者侵入導致了蘇美爾的最終消失,我們無法斷定,或許各種因素皆有之,或許蘇美爾文明真的來到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