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汪派楊派拿手戲《伍子胥》(1 / 1)

欽點全本《伍子胥》(演出四字用語一)主要演員

“欽”指皇帝親自。麵句意作,皇帝點了一出伍子胥的戲。底句中“主”指君主,即皇帝:“要”扣合“點”,含有指定的意思,正合皇帝的口吻;“演”為演出;“員”乃專指伍子胥,蓋因伍子胥名“員”。謎底“主要演員”簡稱主演,是戲劇或電影中演主要人物的演員。在劇團中,主要演員是“台柱子”,有較高的票房號召力。此謎剪裁得體,扣合有度,別解生趣。

全本《伍子胥》包括《戰樊城》、《長亭會》、《文昭關》、《浣紗女》、《魚藏劍》、《刺王僚》。劇情:伍奢直言進諫,楚平王一怒將他囚禁。奸臣費無極獻計,逼伍奢修書,把鎮守樊城的二子伍尚、伍員招來,一同斬首。伍員心疑不去,伍尚一人前往,被平王連同其父一起斬首。伍員逃出樊城,中途遇故友楚大夫申包胥班師。伍向申哭訴本身冤仇,發誓報仇。申勸之不聽,乃言“子覆楚,我必興楚”,放伍逃往吳國。伍員逃到昭關,因關前已畫圖緝拿,無法過關。躲在隱士東皋公家裏,一連七天,又急又愁,須發全白,才在東皋公幫助下混出昭關。伍員逃出昭關,幸遇漁人相助,渡過江去。伍員贈劍,並囑漁人勿泄,漁人投江。伍渡江後饑餓乏食,路遇浣紗女,伍向女乞食。女贈食後,也因伍囑勿泄露,遂投江明誌。伍員逃至吳國,與孝義雙全的專諸結拜。吳王之子姬光原應繼王位,但姬僚仗勢自立為王。姬光為求複位,素聞伍員有勇多謀,當伍員吹簫乞食時相遇,收為賓客,伍員向姬光力薦專諸。姬光假意請吳王姬僚赴宴,專諸扮成廚夫,在魚內藏劍,借獻魚之機刺死姬僚,姬光奪得王位。

《伍子胥》是生角為主的大戲,早年是程長庚代表劇目之一,後來被汪桂芬唱紅成為汪派的拿手戲。汪派傳人王鳳卿將此戲繼承下來並加以潤色,但隨著汪派的沉寂,在一段時間裏《伍子胥》竟淪為冷戲。再度重現《伍子胥》舞台輝煌的是楊寶森。此劇也成了楊派的代表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