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母刺字(教學用語一)背書
作者:吳文斌。“背書”本意是背誦念過的書,謎中解作寫在後背上的字。“書”由名詞變為動詞,作書寫之意,此為該謎要點,且勿失察。此謎麵句典熟,婦孺皆知。煉意攏扣,亦雅且潔,讀之餘韻悠然。
《嶽母刺字》又名《交印刺字》、《別母刺字》、《精忠報國》。劇情:宋元帥宗澤病重,以印信交嶽飛代管。宗澤死後,杜充奉旨代印,抗金不利,嶽飛心情鬱悶,私自回家探母。嶽母促其回營抗敵,並在嶽飛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字,使其永以報國為誌。
李金泉與編劇範鈞宏、吳少嶽,將此戲加工改編,壓縮為一場三人之戲。這出戲唱腔多,念白亦吃重,要念出情來才能感人。李金泉1920年生於北京,13歲入中華戲曲專科學校,從文亮臣、徐壽祺等學老旦。後拜師李多奎。他嗓音高亮清冽,圓潤甜脆,有武功基礎,擅於創編新腔,許多現代戲的唱腔,他都參與了創作。擅演劇目有《嶽母刺字》、《罷宴》、《李逵探母》、《釣金龜》、《望兒樓》等。在《李逵探母》中創編的反西皮二六唱腔,膾炙人口。為老旦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李金泉的弟子有趙葆秀、王夢雲、王晶華、王曉臨、劉莉莉、郭躍進、袁慧琴、溫娜、鄭子茹、高玉倩等。李金泉在京劇表演藝術、唱腔音樂設計和戲曲藝術教育等方麵,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為振興京劇藝術事業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做出了傑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