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不納履(京劇目一)打瓜園
古樂府《君子行》中有“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之名句,意思是經過瓜田時不要彎腰提鞋,走過李樹下不要抬手整帽子,以避嫌疑。“不納履”之處當是瓜園(田)無疑。底句中“打”字在燈謎中義為“猜”。古人認為燈謎像老虎一樣難打,因此猜燈謎又作“打燈謎”。此謎題麵設問,底句作答,讀來順暢悠雅。
《打瓜園》劇情:五代時,鄭子明賣油,路過陶洪瓜園,摘瓜解渴。陶洪女三春發現,與鄭打鬥起來,打不過他。陶洪跛足趕來,鄭被陶洪打倒在地。陶見鄭勇武有為,便將三春許給他。
此劇源於生活的真實,而又是藝術的絕妙提升。情節風趣,人物生動。在簡短的戲中,把一位外觀形象不那麼可愛的莊稼老兒,渲染得非常可愛,讓人肅然起敬!陶洪從急急風的鑼鼓聲中出場亮相,駝背、踮腳,切口念定場詩,牢牢地吸引住觀眾的目光。和年輕的小輩鄭子明對拳,明快爽朗,寫意詼諧,表演得恰到好處,讓人渾然忘卻他身體的病態。但收勢亮相,依然是那個癵手駝背雞胸曳腳的“殘疾人”。這出戲是前輩藝人王長林拿手劇目,後傳給葉盛章,為葉派武醜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