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雄踞淨行之首的裘盛戎(1 / 1)

根治廢水、廢氣、廢渣(京劇目一)除三害

作者:多人。環境汙染已成為國計民生的一件大事,我國已製定了“環境保護法”。被稱為“三害”的廢水、廢氣、廢渣應該堅決根治。底句中“除”是根治之意。“三害”自指廢水、廢氣、廢渣。此謎立意積極,脈絡清楚,辭淺意不淺。

《除三害》又名《應天球》、《混天球》、《時吉》、《合歡圖》。劇情:晉朝宜興人周處,有勇力,好酗酒,橫行鄉裏。百姓把他與猛虎、孽蛟並稱為“三害”。宜興太守王浚假扮一老者,與周處遇於途中,以三害之說諷勸比喻,周處悔悟,打虎、殺蛟,改邪歸正。

此劇以裘盛戎演出最為馳名。後來擅演者有方榮翔、王泉奎、孟廣祿、辛寶達、李長春等。內老生唱段“提起那三害令人可恨”為名段。裘盛戎1915年生,是裘派藝術的創始人,京劇花臉全才,唱念做打無一不能。在他一生演出的劇目中,除了人所共知的銅錘戲、包公戲外,還能上演架子花臉戲。他繼承傳統,勇於創新,在四十多年的舞台實踐中不斷豐富改造自己的表演藝術,博采眾長,揚長避短,結合自身條件敢於突破,緊扣時代脈搏,把京劇花臉表演藝術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階段,是繼金少山之後,以淨行挑班的第二位花臉演員。擅演劇目有《李七長亭》、《取洛陽》、《盜禦馬》、《法門寺》、《打嚴嵩》、《蘆花蕩》、《落馬湖》、《取金陵》等。有評論說:“裘派花臉不下數十,至今還沒有一位能演得像裘盛戎那樣聲情並茂。”如果說金少山是一座高山,那裘盛戎則是一座更高的山,他取代了金少山,改變了金派三十年一統天下的局麵,雄踞淨行之首,開了花臉一代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