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幼喜愛燈謎,後來又迷上了京劇。興趣和愛好促使我曆時7個春秋,精選了與京劇有關的474條趣味性濃、知識性強的燈謎,並對其成謎要點和精彩之處作了點評。其中,對400餘出京劇經典劇目的劇情和發展過程,對卓有建樹的140多位京劇名家、優秀演員或京劇工作者作了介紹,並把170多個京劇典故、常識和軼聞趣事奉獻給讀者。

京劇和燈謎都是最有民眾基礎的文化藝術,具有反映社會生活生動、及時的特點。它來源於人民群眾的智慧,反映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喜怒哀樂、追求向往,有鮮明的情感特色,承載著民眾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藝術瑰寶。民眾喜愛的才有存在價值,才有生命力。京劇和燈謎貼近生活、反映生活、回味生活,使人們受到感染,享受美妙,體味樂趣,留下記憶。因此,敬畏曆史、尊重曆史、延續曆史,為後人保留曆史,是京劇界和燈謎界共同的任務。

國運昌盛萬事興。當前,我國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為京劇和燈謎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讓我們保護和發展好京劇和燈謎這兩種民族文化資源,共同迎接京劇和燈謎藝術的春天。

本書較之一些京劇、燈謎書籍更注重讀者的閱讀習慣,盡量避免板著麵孔,雲山霧罩。需要說明的是,由於多種原因,京劇一劇多名的情況很多,不同的劇團、不同的演員,在劇名、內容、人名,唱詞上小有出入。書中的一些典故和逸聞趣事采自報刊、網絡或回憶錄。有些燈謎作品,因手頭資料有限,沒能查清作者,還請見諒。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張百發同誌和劉仲文同誌的親切關懷,並承蒙作序。這對我來說,無疑是有力的鞭策,巨大的鼓勵。北京長安大戲院趙洪濤先生,以及宋琳、王守江、關德安、王德海、孔憲陽先生也給予了很大幫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力求思想性、知識性、藝術性並重,力求使之成為京劇愛好者和燈謎愛好者的良師益友。本書的疏漏之處,熱望讀者批評指正,多多賜教。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