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都城指宋國的國都商丘(今屬河南省)。

(14)這裏曹公子的演說,作者寓有諷刺當時國民黨政府的意思。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我國東北後,國民黨政府采取不抵抗主義,而表麵上卻故意發一些慷慨激昂的空論,以欺騙人民。

(15)連弩指利用機械力量一發多欠的連弩車。見《墨子·備高臨》。

(16)郢楚國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縣境。

(17)賽湘靈作者根據傳說中湘水的女神湘靈而虛擬的人名。傳說湘靈善鼓瑟,如《楚辭·遠遊》中說:"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下裏巴人》,是楚國一種歌曲的名稱。《文選》宋玉《對楚王問》中說:"客有歌於郢中者,甚始曰'下裏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

(18)獸環大門上的銅環。因為銅環銜在銅製獸頭的嘴裏,所以叫做獸環。

(19)告幫在舊社會,向有關係的人乞求錢物幫助,叫告幫。

(20)關於墨翟坐不住的事,在《文子·自然》和《淮南子·修務訓》中都有"墨子無暖席"的話,意思是說坐席還沒有溫暖,他又要上路了(《文子》舊傳為老聃弟子所作)。

(21)關於墨翟獻書給楚王的事,清代孫詒讓《墨子間詁》(《貴義》篇)引唐代餘知古《渚宮舊事》說:"墨子至郢,獻書惠王,王受而讀之,曰:'良書也。'"據《渚宮舊事》所載,此事係在墨翟止楚攻宋之後(參看孫詒讓《墨子傳略》)。

(22)墨翟與公輸般關於行義的對話,見《墨子·貴義》:"子墨子南遊於楚,見楚獻惠王,獻惠王以老辭,使穆賀見子墨子。子墨子說穆賀,穆賀大說(悅),謂子墨子曰:'子之言則成(誠)善矣,而君王天下之大王也,毋乃曰賤人之所為而不用乎?'子墨子曰:'唯其可行。譬若藥然,草之本,天子食之,以順其疾。豈曰一草之本而不食哉?今農夫入其稅於大人,大人為酒醴粢盛,以祭上帝鬼神。豈曰賤人之所為而不享哉?'"采取墨翟答穆賀這幾句話的意思,改為與公輸般的對話。

(23)關於送你天下的對話,見《墨子·魯問》:"公輸子謂子墨子曰:'吾未得見之時,我欲得宋;自我得見之後,予我宋而不義,我不為。'子墨子曰:'翟之未得見之時也,子欲得宋;自翟得見子之後,予子宋而不義,子弗為,是我予子宋也。子務為義,翟又將予子天下!'"

(24)公輸般與墨翟關於鉤拒的對話,見《墨子·魯問》:"公輸子自魯南遊楚,焉(於是)始為舟戰之器,作為鉤強之備:退者鉤之,進者強之,量其鉤強之長,而製為之兵。楚之兵節,越之兵不節,楚人因此若勢,亟敗越人。公輸子善其巧,以語子墨子曰:'我舟戰有鉤強,不知子之義亦有鉤強乎?'子墨子曰:'我義之鉤強,賢於子舟戰之鉤強。我鉤強:我鉤之以愛,揣之以恭。弗鉤以愛則不親,非揣以恭則速狎,狎而不親則速離。故交相愛,交相恭,猶若相利也。今子鉤而止人,人亦鉤而止子;子強而距人,人亦強而距子。交相鉤,交相強,猶若相害也。故我義之鉤強,賢子舟戰之鉤強。'"據孫詒讓《墨子間詁》,"鉤強"應作"鉤拒","揣"也應作"拒"。鉤拒是武器,用"鉤"可以鉤住敵人後退的船隻;用"拒"可以擋住敵人前進的船隻。

(25)關於木鵲,見《墨子·魯問》:"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公輸子自以為至巧。子墨子謂公輸子曰:'子之為鵲也,不如匠之為車轄,須臾劉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為功,利於人謂之巧,不利於人謂之拙。'"

(26)募捐救國隊影射當時國民黨政府的欺騙行為。在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麵前,國民黨政府實行賣國投降政策;同時卻用"救國"的名義,策動各地它所控製的所謂"民眾團體"強行募捐,欺騙人民,進行搜括。

§§第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