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行動”(3 / 3)

如果說隆美爾喜歡親臨戰場的指揮風格有時候得罪了他的高級官員,那麼這種風格卻鼓舞了部隊的士兵,使他們能夠很快感覺到前線變幻不定的局勢並及時做出適當的反應。

他的裝甲部隊本來呈一個巨大的弧形包圍著加紮拉防線,但現在他確定,防止部隊被擊潰和分解敵軍的唯一辦法是完成圓形包圍。他要暫時放棄進攻托布魯克,把他分散的部隊集中在加紮拉防線中部的後麵,從東至西突破雷區,從而恢複自己的供應渠道,以巧妙的一擊切斷英軍的防線。

這一行動的目標加紮拉防線以內的一個地方,在貝爾哈凱姆以北大約24公裏處,在一片茶碟形的窪地周圍,英軍的防守係統好像有一處寬大的缺口,這是隆美爾的部隊最驚人的發現。原來在兩邊地雷已被清除的窪地中間,蜷縮著一個德國偵察機以前不知為什麼沒有發現的英軍據點,第150大隊的好幾千英國兵在80輛“馬蒂爾達”坦克的支持下駐守著據點。

據點裏的大炮直接瞄準軸心國部隊的兩條通道,以致任何東西要想運過通道幾乎不可能。隆美爾義無反顧地要執行他的新計劃,所以他下決心要摧毀這座據點。接下來的幾場戰鬥是在令人窒息的塵土和灼熱中進行的,激烈的戰鬥使這一地區成了有名的“沸騰的大鍋”。

在對英軍要塞形成包圍圈後,隆美爾5月31日早晨命令3個師的兵力發起了進攻。他的炮隊發射了一輪又一輪的炮彈,“俯衝”式轟炸機從空中呼嘯而下,裝甲車轟隆隆地開上前去,第104步兵團的地雷工兵引領戰友們穿過了最後一道地雷防線,進入英軍據點。英軍揮起一麵白旗,對方馬上舉起手帕和圍巾作為應答。炮火漸漸平息下來,當天,有將近3000名英國軍人投降,隆美爾通過加紮拉地雷區的生命線現在有了保障。

把“沸騰的大鍋”牢牢控製在手裏後,隆美爾揮師南下,攻打貝爾哈凱姆。6月2日,這個位於搖搖欲墜的加紮拉防線南端的堅固據點再一次抵抗住了來自於第90輕型坦克師的大規模進攻。這個據點是英軍整個防禦工事中地雷埋得最為密集的地區,估計有1200個炮台供機槍和反坦克火炮使用。而且,它的3600名將士絕大多數人都有一股抗擊敵人的頑強鬥誌。

他們的頑強讓隆美爾吃驚,他自己以前就是一名步兵指揮員,他很自豪自己有能力率領部隊攻打英軍的據點,他這次要親自指揮攻打貝爾哈凱姆。他分析在這種多地雷的地區,坦克將不會發揮多大效果,於是他把大批裝甲力量留在“沸騰的大鍋”,另外帶了一些步兵,協同已於6月6日恢複戰鬥的第90輕型坦克師作戰。為了給步兵掃清一條道路,隆美爾的炮兵隊射出雨點般的炮彈,同時,德國空軍出動了幾百架次飛機,頂著英國皇家空軍的猛烈抗擊,轟炸貝爾哈凱姆。

3天過去了,炮擊和轟炸幾乎沒有停過,但防守者仍然拒絕放棄。直到6月10日,經過兩周艱苦折磨的防守者已筋疲力盡,沒有水和彈藥,另外還遭到一支已滲透到他們北側的攻擊小分隊的威脅,隻好放棄了戰鬥。

但是,他們的放棄方式與他們的英勇抵抗精神是一致的。利用德軍陣線西側的一處缺口,大約2700名守軍將士趁著黑夜溜了出來,並與第7師的卡車和救護車大隊勝利會師。其他500名幸存者,由於大多數傷勢太重,無法逃離,被迫投降。隆美爾沒有聽從希特勒“將他們秘密處死”的命令,而是全部按戰俘對待,他很尊重這支頑強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