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平公問祁黃羊說:“南陽縣缺個縣令,誰可以當任這個職務呢?”
祁黃羊回答說:“解狐可以去當。”
平公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
祁黃羊回答說:“君王問的是誰可以去當這個職務,不是問誰是我的仇人呀!”
平公稱讚說:“好!”於是任命解狐為南陽縣的縣令,果然非常稱職,老百姓都很稱讚。
過了一段時間,平公又問祁黃羊說:“京城裏缺個軍尉,誰可以擔任這個職務呢?”
祁黃羊回答說:“祁午可以。”
平公說:“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祁黃羊回答說:“君王問的是誰可以擔任軍尉這個職務,不是問誰是我的兒子呀!”
平公說:“好!”於是又任命祁午為軍尉,果然也很稱職,大家都讚揚他。
孔子聽說了這件事,說:“祁黃羊講的這些話太好了!推薦外人不回避仇敵,推舉家人不回避兒子。像祁黃羊這樣的人,可稱得上是大公無私了。”
簡評
任用賢人,就要不顧親疏,唯賢任用。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舉賢薦才。究其因,就在於他心底無私,胸懷寬廣。求知的過程中也會遇到“親疏”。如果隻按照自己的喜好來學習課程知識,那麼肯定會降低知識麵,造成偏科等問題。知識是一個大家庭,裏麵的每一個成員都有其特別之處,隻有和這個大家族的成員都搞好關係,你才會成為大家族的有力量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