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在與男生的交往中,女生要更懂得自尊、自愛。交往中,應該不卑不亢、態度穩重、大方,令男生尊重你,不敢無禮;在服裝上,既要講究適合時尚的美,又不應過分花枝招展。言談舉止不可輕浮,不可矯揉造作,更不可賣弄風騷,或挑逗異性。要嚴肅對待異性的非禮行為,同時也要注意自身的失禮之舉或其他不當行為。

b在與男生交往中,要注意培養自製力。事實上,小女生更易比男生動情,因此,自製力既表現為控製自己心理的能力,又表現為使自己的行為自覺服從於社會規範的能力。在培養自製力過程中應有意識地做到與異性接觸時控製自己的言行舉止,冷靜、沉著,切忌胡言亂語。行為上,要注意與異性保持一定距離,不主動去靠近、接觸異性身體;與異性談話時的口氣、稱呼要有分寸,不開出格的玩笑,不談論性問題,等等。

此外,女孩子在與男生交往時,要劃清友誼與愛情的界限。女孩應該把握兩者的本質區別,自覺地遵守友情道德和愛情道德,切勿混淆友誼和愛情。友誼是朋友間最值得信賴的關係,不應該有性愛的內容;愛情則是以維護婚姻和家庭為目的,具有排他性和持久性的男女之間的特殊社會關係。異性朋友可以同時有很多個,而愛人卻隻能有一個。

2觸電的感覺是什麼

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大都有類似小華的體驗:

剛滿16歲的小華,是個性格外向的女孩,但是,近段時間以來,她變得異常地沉默。原來,在上一星期的春遊時,她在險峻陡峭的山崖上,當她正氣喘籲籲地、艱難地向上攀登著,這時突然班上帥氣的小強向她伸出了手,連扶帶拉地將她拉了上去。當時,小華隻知道與小強手相碰的那一瞬間,突然感到有一種觸電般的感覺,她的臉頓時變得通紅,心跳也加速,而且也興奮異常,她感到既羞澀,卻似乎又不願意放開小強的手。

事後,小華就開始困惑地問自己:我這是怎麼啦?我的感覺出了毛病嗎?我的表現是不是很壞?她心中也暗暗叮嚀自己不要胡思亂想,卻又禁不住老要去回味、咀嚼那令人難忘的瞬間。於是,近段時間,她開始變得沉默寡言。

心理透析

如果你也遇到過類似小華的經曆,也不必過慮,這是青春期一種特殊而又完全正常的心理體驗。出現這種情況,完全是由於青少年的生理成熟而引起的性意識的萌動,它是大腦與神經係統對外界的一種反應過程。周圍環境中與異性有關的聲、光、色、氣味、機械刺激等,被人體神經係統末梢構成的各種感受器所接納。這些豐富多彩的刺激變為神經衝動,傳入神經纖維到達反射中樞,就會引起相應的情緒變化和一係列心理和生理上的反應,這就是關於青少年“觸電效應”之謎的最好的解釋。

這種感覺雖然屬於人的中樞神經係統的低級部位管理,但同時也是受到大腦皮層的控製和調節的。人的大腦皮層的活動通過語言和情感和既可激發、也可以抑製住低級中樞管理的性衝動。這時的你,開始注意異性,在乎同異性的接觸。異性注視你的目光,偶爾間的碰撞,隨意的問候,都可能使你怦然心動。這都是青少年時期一種正常的自然的現象。

理智對待觸電

青少年朋友們如果遇到這種問題,切不可經常為此而分心,必須以理智來控製這一時的情緒衝動。我們知道,人是有理性和意誌力的,這一點也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你的理智告訴你,青春期生理雖然已經在本能上成熟了,自己對異性感興趣雖也是無可厚非的,但這一時期,由於你們的思想、心理、智力、認識能力卻遠未達到社會文化意義上的成熟。如果任憑自己的欲望左右,放任自己的情緒衝動,進而仿效成年男女那樣去和自己感興趣的異性談情說愛,輕易投入對方的懷抱,那就很可能貽誤自己的青春年華,荒廢學業,作繭自縛,這對處於青春期的你來說,是要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的。

當然,如果你是一個非常理性的人,能夠駕馭自己的感情,克製自己的這種暫時的衝動,以平靜、坦然的態度對待異性,自然而又不失分寸地與他(她)們交往,同時更專注於自己的學業,遨遊於知識的海洋,那麼,你將會在人生成熟的田野中采摘到豐碩的果實。

青少年朋友們,你們所在的青春世界是豐富多彩的,而兩性之間的交往自然也會異常地活躍。如果你們對異性接觸能夠產生敏感,證明你是一個正常發育的男孩或女孩,值得慶賀值得欣慰。但要過好“觸電”關,又是多麼重要。其中一要科學,二要理性。理性來自科學,也來自人生追求和信仰。這兩件寶貴的東西,恰恰是少男少女們正在求索與獲取的。最後,祝願你們能夠用科學的理性之光去照耀自己的人生航程,最後能夠成功地到達自己理想的幸福的終點。

3花季少年的單戀

單戀主要是指一方對另一方的以一廂情願的傾慕與熱愛為特點的畸形愛情。對於青少年來說,單戀是“愛情錯覺”的產物,多是一場情感誤會。他們錯認為自己暗戀的對象對自己有情,於是,“落花無意”就變成“落花有意”,其實,這是假“雙向”,真“單向”。

瑤瑤是某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她本來是一個快樂的,無憂無慮的女孩,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總想和異性接近,對異性的一言一行都十分關照。一次籃球賽上,比賽對方班級某男生在球場上的一舉一動深深地吸引住了她。瑤瑤從那時就暗暗地喜歡上了那名不知姓名的男生。從此,她一發而不可收。上課時無心聽講,而是老在想象他在球場上的舉動和情形;下課時,她總是走到那名男生的教室周圍,希望那名男生能夠注意到她;課外活動時,她常會不自覺地跑到球場上尋覓那名男生的身影。

直到有一次,這名男生從教室出來看見瑤瑤並對她報以微笑。從那天起,瑤瑤便更加心神不寧,無心學習,幻想有一天他們能成為朋友,並且能在一起談心。同時,瑤瑤漸漸地不願與同學們在一起,唯恐大家發現她心裏的秘密,學習熱情也開始下降。眼看著學習成績往下滑的瑤瑤,父母很是擔心,問她原因,她卻不敢說,老師也找她談過多次話,但還是沒能幫她解決問題。她自己也知道初二是學習的關鍵期,如果基礎打不好,到初三學習就會很吃力,但是她又不能自拔。對此,瑤瑤感到異常的壓抑和苦悶,備受心理挫折的煎熬,但她又不知如何是好。

心理透析

事例中的瑤瑤正處於青春年華的初期,青年初期的個體在性發育方麵已經成熟,並進一步意識到兩性關係,身體的發育已經接近成人的水平。瑤瑤沉溺於“單戀”的情感挫折當中,這反映出了處於青春期少年的一個重要心理特征——性意識開始逐步影響他們的同伴關係,尤其是異性之間的關係。

我們知道: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隨著自己性生理的成熟,性意識的萌動,影視媒介的刺激,在你們之中會演出許多單戀的故事。處於單戀中的你們,往往把所戀的人理想化,把各種美麗的光環加在對方的頭上。而事實上,自己朝思暮想的那一位,卻遠非想象的那麼完美。青春期的“愛”多半不像成年人那樣經過深思熟慮而作出的承諾,它雖來得強烈,卻又去得迅速,甚至不留蹤影,這隻是一種愛情錯覺,且不可將之當成所謂的“愛情”。

這種“愛情錯覺”是指因受對方言談舉止的迷惑,或自身的各種主觀體驗的影響而錯誤地主動地涉入愛河,或因自以為某個異性對自己有意而產生的愛意綿綿的主觀感受。這就是“愛情錯覺”導致一廂情願式的單戀,也就是所謂的單戀。

青少年朋友要明白:單戀是一種得不到任何回報的情感體驗。患有單戀的青少年往往脫離現實生活,沉溺於自我幻想或想象的虛幻情境中難於自拔,還有的青少年,強烈地戀著對方,可是出於羞怯和自卑,不敢向對方傳達愛的心意,隻好把愛的種子悄悄埋藏在自己的心田,然而又被“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思終日困擾著,使自己處於“單戀”的極度煩惱之中。

單戀對青少年的影響

在現實的狀況中,單戀的青少年對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難以向他人訴說,這種心理上的“閉鎖性”更加深了他們的苦惱,很容易產生心理障礙和心態失衡,發生情感失控,精神萎靡,注意力分散、思維遲鈍、意誌消沉等現象,嚴重的還會由於過分的單戀而喪失理智,產生變態心或精神異常,造成妄想症、抑鬱症、強迫症等精神疾病。給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學習、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

青少年的單戀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毫無理由的“單戀”,對方毫無表示,甚至對方還不認識自己,而自己執著地愛對方,追求對方,這種戀愛,是純粹的“單向”;另一種是自認為有“理由”的單戀,錯認為對方對自己有情,於是“落花無意”變成“落花有意”,這是假“雙向”,真“單向”。這也是現在青少年早熟的性心理造成的。

由於青少年心理認識尚未成熟,單戀現象也就會比較常見,且較多地出現在性格內向、敏感、富於幻想、自卑感強者身上。首先是自己愛上了對方,於是也希望得到對方的愛,在這種具有彌散作用的心理支配下,就會把對方的親切和藹、熱情大方當做是愛的表示,並堅信不已,從而陷入單戀的深淵,而不能自拔。

現代社會中,雖然青少年的性心理成熟比較早,但是其思想、身體、人生觀等各方麵都還不成熟,對愛情的認識還處於朦朧狀態,不懂什麼是真正的愛情。青年時代正是學知識、長身體的黃金時代,如果過早地墜入“情網”,勢必影響自己的學習和身體的成長。還要向她指出,中學生還沒有完全成熟,他們的戀愛絕大多數都是以失敗的,所以,青少年朋友們要避免自己走入人生的誤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