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防止、減輕和擺脫情緒上的困擾和心理上的困惑,要對自己的各種不利的處境和遭遇進行辯證分析找出超脫困境的出路。為了解決應急問題、緩解矛盾,對於某些權宜之計也可以采用。這樣的臨時辦法即自我防衛的方法。例如,理論物理學家普朗克在妻子去世、女兒難產去世、兒子死於戰爭的極度悲痛下,以百倍的工作轉移悲痛,終於發現作用量子,獲得諾貝爾物理獎。這種方法叫作升華作用法,是選用一種比較具有創造性的,有社會價值的目標來代替,借此彌補損失,減輕挫折帶來的痛苦。也可以用潛抑作用法將衝動欲望、痛苦等不知不覺地從意識中予以抑製,壓抑到潛意識中去,借此避免痛苦。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後還可以用象征性的比喻來抵消、開脫來認錯,即運用抵消作用法,減輕補救心理上的內疚和不安。這些防衛方法中既有積極一麵又有消極一麵,隻有正確認識把握並適當使用它,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四、加強身體的鍛煉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的身體在於日常的鍛煉。積極進行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健壯身體,而且可以鍛煉意誌。當代大學生多數不注意鍛煉身體,早上不按時起來,晚上很晚休息,生活不規律。既不勞動又不運動,身體素質差,一副文弱書生氣。體育課暈倒的學生不乏其人。究其原因,一些同學總認為自己沒病,何必浪費時間搞什麼鍛煉。關鍵是對鍛煉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許多科學家正是注重鍛煉身體才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堅持繁重的工作,為社會作出巨大的貢獻。牛頓幼年時體弱多病,後來積極鍛煉,不僅保持了健壯的體魄和旺盛的精力從事科學研究工作,而且活到85歲高齡。相反,有的科學家不注意鍛煉身體,結果搞垮了身體也耽誤了工作。英國物理學家和化學家法拉第雖然活了76歲,但由於體弱多病,40歲後就力不從心,科學事業早早地結束了。可見健康的身體對我們是多麼重要。大學生一定要克服滿不在乎的思想,以頑強的毅力用科學的方法堅持體育鍛煉,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隻有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才能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另外要了解運動生理知識,重視體育衛生,以防止運動可能帶來的傷害。
五、自覺樹立心理谘詢意識,主動及時解決心理矛盾
進行心理谘詢是解決大學生心理矛盾,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和方法。進行心理谘詢不僅是具有防治心理疾病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完善心理調節功能,發展、健全個體。要改變“接受心理谘詢者一定有心理疾病”的錯誤認識。自願尋求幫助是心理成熟的標誌,而不是虛弱的表現。通過心理谘詢,達到疏導感情,減輕情緒壓力,擺脫情緒痛苦,解除心理負擔,重新建立和諧的關係。不要等到你自己感覺已被壓倒,而不知所措時才尋求幫助。
在國外心理谘詢是一項很普遍同時也是很受歡迎的工作。現代社會造成人的心理失衡的因素增多,心理問題日顯突出。處在心理很不成熟時期的大學生,學習一點心理衛生知識,接受一點心理衛生指導是有好處的。所以不僅心理疾病者可以接受心理谘詢和心理衛生知識,心理健康者同樣也可以接受心理谘詢和心理衛生知識。認為隻有心理疾病患者需要心理谘詢,是對心理衛生功能缺乏了解而造成的誤解。隻有這樣才能幫助大學生認清自己的潛力所在及影響因素,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和積極的生活方式。從而保持充沛的精力,有效地工作,全麵充分地發揮自己,幸福而創造性地工作和生活。
(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