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是國家建設的中堅力量,不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何談報效祖國、答謝人民,所以值得肯定的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是難得的財富。
從以上三個方麵不難看出,心理素質的培養和加強是培養高素質人才必不可缺的條件,它不僅是高素質人才的組成內容,更是影響和決定其他各個方麵的重要因素。是一個大學生成才必須具備的品質。
三、切實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與方法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勢下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徑,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學生心理發展規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谘詢工作,提高心理調節能力,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使大學生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協調發展。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則是:一是堅持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教育相結合,既要幫助大學生加強心理素質,又要幫助他們培養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二是堅持全麵普及和個別輔導相結合。在大學生當中,全麵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讓所有人重視心理健康的培養,同時有針對性地進行重點谘詢和輔導。三是運用正確的導向,堅持解決現實問題和心理問題相結合。
四是堅持教師輔導和學生自我教育相結合。既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導向作用,又要發揮個體積極主動的自我調節、引導和學習作用。
五是堅持課堂教育和課外教育相結合,讓學生積極參加有助於緩解情緒、提高認識的各項教學輔助活動,最大限度地將係統的心理健康知識轉化到娛樂的文體活動中,以便讓學生在輕鬆自由的氛圍中陶冶情操,端正“三觀”。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任務是:一是宣傳普及有關心理健康知識,讓學生明了心理健康對成長的重要意義。二是幫助學生解答心理問題、分析心理現象,讓他們從體質上認識心理情況的產生。三是傳播心理調適方法,介紹增強心理素質的途徑。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的決心,鍛煉其參加實踐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他們的信心,堅定他們的意誌,培養他們優秀的品格。
注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還應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的建設,建設一支以專職教師為骨幹,專兼結合、專業互補、相對穩定、素質較高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谘詢工作隊伍。要堅持專業、精幹的原則,配備專門的骨幹教師,製定完備的係統和規劃,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提供首要的前提。
總之,當前我國正處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的關鍵時期,社會發生了複雜而深刻的變化,如何指導學生在觀念、知識能力、心理素質等方麵的平穩、快速地適應,是各高校教育工作中需要研究和解決的新課題,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敗是關係人才培養成敗的重要因素,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高校發展和培養人才的決定因素。所以讓我們把教育工作中關注的目光放在一個平等的位置,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努力完成,讓全社會、全人類都重視起來,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完善自身發展。
(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