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黨運用曆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從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高度作出的戰略性思考。它深刻總結了無產階級政黨建設的曆史性經驗,科學概括了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和使命,集中體現了黨所領導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明確反映了時代特征,是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強大思想武器。
理想、信念是人們的精神支柱,是人生目的的體現,是人生發展的內在動力。大學時代是人生的黃金時期,是智力發展的高峰、欲求發展的高峰、創新能力發展的高峰。青春與理想做伴,信念與未來相連。對於渴望多彩人生的當代青年學生來說,樹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對於自身素質的提高和今後事業的成功,都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科學理想和堅定信念的樹立,必須以科學理論為指導。
一、“三個代表”是對黨的曆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新世紀征程上振奮黨心、凝聚民心的強大思想武器
無產階級政黨如何執政才能鞏固自己的領導地位,才能把黨的事業勝利推向前進,20世紀的國際共運史留下了太多發人深思的教訓;無產階級政黨怎樣建設才能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才能把人民群眾團結在黨的旗幟下,江澤民同誌關於“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對曆史經驗和現實問題深入思考的科學總結。從“三個代表”的高度,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的根本原因是長期不重視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不重視社會主義文化的建設,不重視人民物質文化需要的滿足,導致黨的性質蛻變,黨的信念動搖,黨成為群眾的對立麵,最終被時代淘汰,被人民拋棄。從“三個代表”的高度,使我們更深切地認識到中國共產黨不愧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黨。回顧曆史,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正是做到“三個代表”,才從星星之火發展成燎原之勢,由小到大,由弱到強,領導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時期,我們黨正是做到“三個代表”,才實現了新民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確立了社會主義製度,並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從“三個代表”的高度,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的完全正確。在新的曆史時期,我們黨正是著重從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人民群眾根本利益這幾個方麵,探索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加強黨的建設新途徑,由此把黨的執政地位和曆史命運更加緊密地聯係在一起。鄧小平理論把發展生產力作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把包括科學文化和思想道德在內的高度精神文明作為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征,把讓人民放心、高興、滿意作為施政的基點和歸宿。由此確立的黨的路線方針、目標任務、共同理想,使黨成為全國各族人民堅強團結的政治核心,抵製了國際風雲突變的壓力,打破“1999”預言神話,闖過了重重艱難險阻,把黨的事業推進到輝煌時期。“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把人們對黨、黨的建設、黨的事業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高度,為“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黨性黨風教育和增強“信仰、信念、信任、信心”的價值目標教育提供了強大武器,必將極大地增強黨員幹部的政治榮譽感和曆史責任感,更好地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必將進一步增強全國人民對黨的信賴和擁護,煥發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性。
二、“三個代表”是我們黨在新曆史條件下經受嚴峻考驗的精神支柱,是新世紀黨的建設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目前,世界正經曆著一場科技革命的洗禮,社會生產力迅猛發展,知識經濟高潮迭起,經濟全球化趨勢不可抗拒,這不僅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而且深刻地影響著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敵對勢力加緊實施“西化、分化”的圖謀,使我們黨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麵臨嚴峻挑戰。在國內,改革進入攻堅階段,發展處於關鍵時期,穩定遇到新的情況,由於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深刻變革的社會轉型,以及滲透其中的前所未有的各種思想文化、價值觀念的較量激蕩;由於經濟成分、社會利益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社會成員觀念文化多元化狀態愈益顯現;由於封建主義思想文化殘餘的影響和資本主義腐朽文化的侵蝕,使我們黨在實現曆史使命中麵臨嚴峻考驗。無論是世界經濟全球化還是國內經濟市場化,都是我們黨的建設以前沒有遇到的新問題,都要求把我們黨的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