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切實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1 / 2)

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尤其在21世紀新的曆史條件下,高等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麵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這些情況和問題在民辦高校會更加突出,必須引起高等學校各方麵的高度重視。

一、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是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的新發展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戰。縱觀國際態勢,國際敵對勢力與我們爭奪下一代的鬥爭更加尖銳複雜,大學生麵臨著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的衝擊,一些腐朽沒落的生活方式對大學生的影響不可低估;

隨著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有吸納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鬥爭,有滲透又有抵禦。這時,正麵教育往往事倍功半,效果甚微。從國內來看,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由於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物質利益、就業方式等日益多樣化,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與此同時,在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前進過程中,出現諸如腐敗、社會收入分配不公、貧富差距太大等一些問題,盡管這些問題是個別的,但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教育的衝擊卻不能忽視。

二是網絡技術的新發展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問題。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十四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到2004上半年止,我國上網用戶總數達到8700萬,在校大學生上網的總數已達到1200萬,而且50%以上的學生每天上網超過兩小時,遠遠超過在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的時間。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麵以最快的速度傳遞信息,可以幫助師生進行互動交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獲取知識的主動性、自主性。另一方麵又使許多不良信息和錯誤的價值文化觀念在網上出現,影響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是大學生自身麵臨的壓力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情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一些深層次的社會矛盾逐漸暴露出來,大學生的學習壓力、就業壓力、麵對社會的競爭壓力、一些貧困生的生活壓力,普遍麵臨思想精神困惑,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難度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說服教育,而是既要進行思想教育,又要進行心理谘詢;既要進行理論務虛,又要解決實際問題。

四是高校在維護社會穩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發展需要穩定的社會環境,高校穩定任務十分繁重,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緩。大學曆來是社會政治動向的晴雨表,社會思潮的集散地,一些社會矛盾往往在高校首先反映出來,一些社會思潮往往首先由青年學生付諸行動。因此在高校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未雨綢繆,各級領導幹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具有政治上的敏銳性和工作上的預見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繼承優良傳統,又要不斷開拓創新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我們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有著光榮的傳統,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們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我們黨的事業之所以能夠不斷發展、強大和鞏固,除了靠黨中央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外,還在於黨的堅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各級黨組織長期以來,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教育、啟發、激勵人民群眾,千方百計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保證了黨的事業的不斷勝利。實踐已經充分證明,思想政治工作在我們黨的曆史上曾經發揮了巨大的威力,是我們黨一切工作取得勝利的可靠保證。即就是今後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時期,仍然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輕視思想政治工作是短視的,遲早要吃大虧。

由於種種原因,思想政治工作幾起幾落,使其信譽和威力大大下降。尤其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市場經濟的發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滯後,對人們的思想衝擊甚大,突出了物質利益的作用,輕視了精神意識的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改革、發展和社會穩定。

人的一切行為的目的或方向,是受思想意識主宰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和解決人的思想和行為活動規律的科學,它以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曆史唯物主義,以及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主義公民思想道德修養學說為理論基礎,通過教育,旨在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基本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