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勤、嘴勤),“三投入”(時間投入、精力投入、工作投入),“四提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業務素質、思想工作水平、文化素質),保證管理者能夠及時發現學生的思想動向,加強學生思想教育的實效性,這正是向科學化管理邁進的至關重要的一步。
第二,創建係統化、科學化的校風至關重要。優良的校風為學生擬定了一個可比、可借鑒、可學習的良好環境,在此環境中,學生以校園傳統為行為評價依據和標準,有利於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找準自己的定位,健全人格,正確看待錯誤、解決問題,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
校風是一所學校學生學風、教師的教風、領導的工作作風的總和,是校園裏師生群體習慣的綜合概括。它的養成和建設一靠紀律,二靠理想。隻有紀律沒有理想的管理是粗暴捆綁式管理,而隻有理想教育沒有嚴格的紀律規範,是無效管理。加之,校風的遺傳性和繼承性特點,客觀上要求在校風建設的初期階段,一定要有嚴格的校紀。
第三,加強“三觀”教育是培養學生心理素質的前提。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行教育和引導,使其知道人為什麼而活著,人應該怎樣活著這一係列的人生基本問題至關重要。加強“三觀”教育有利於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有利於認識和適應社會環境;有利於確立學生的是非觀、榮辱觀;有利於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
第四,加強智力、能力培養是培養心理素質的基礎。作為大學生學會並熟練掌握一門或多門專業技能是非常重要的。隻有自身業務過硬才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也隻有這樣人們在做事、為人上才信心百倍。
第五,積極培養健康穩定的情緒。情緒是遊離於人的理智以外而又受到理智約束的感情因素。在實際中,應當給學生介紹必要的心理常識,使其能自己了解思想感情的特點及規律,做到理智、冷靜地看待和處理問題;加強法製教育和紀律教育,強化學生的責任感;加強學生戀愛觀、人際觀的引導,全麵係統介紹人的感情發展規律,提高感情駕馭能力。在校園內設立“心理谘詢中心”,做到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第六,加強人際溝通,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學校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學生社團建設,通過學生社團活動擴大學生交際範圍,努力矯正不良的人際交往觀念。在學生中大量存在因人際關係問題而悶悶不樂、影響學業的現象。在此情形下,應當加強宣傳和教育,在全校範圍內建立一種以“責任為紐帶的人際關係”,使人際關係簡單化、實際化,同時,為學生樹立正確、科學的人際觀打下基礎。責任型人際關係以履行責任來體現感情以及建立“利己與利他兼容的人格價值取向”是符合社會發展的人際模式。在校園裏,應提供多種機會,開展多種活動促進成員之間、群體之間的交往。通過交往開闊眼界和心胸,以增進了解、信任和彼此的吸引力。在交往中互訴疑難,發散焦慮,減釋緊張。在交往中學會尊重與關心別人,嚴格要求自己。
第七,加強模擬情境教育。模擬情境教育是指將被試者置於提前設定好的空間中,讓其積極生存並完成擬定任務(自定義)。
我校舉行的“ACH”素質特訓具有典型的示範意義,應該經常開展,不能放棄。
總之,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加強心理素質的培養是一個社會化、係統化過程,必須樹立教、育、管、理的新思路,逐步探索,逐步完善。
(馬成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