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夜好眠並不是奢侈品(2)(1 / 1)

左男右女

升級篇

提高安睡舒適度

還記得《盜夢空間》嗎?一個完美的夢境,是造夢師殫精竭慮在腦海中一磚一瓦打造出來的。而現實中,健康的臥室環境,更是需要一個個細節累積起來的。

1.遠離電器

電視與電腦的輻射超過一定強度,會使人頭痛、失眠、記憶衰退、視力下降、血壓升高或下降等。屏幕的光亮還會抑製人體褪黑素的分泌,使人久久不能入睡。因此,電視、電腦、電冰箱不要集中擺放在臥室裏,床頭不要放置音響,手機充電器要與人腦保持至少30cm的距離,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劑量輻射的危險中。尤其不要讓大量電器保持待機狀態,既費電又增加輻射。

2.植物擺放

許多人喜歡在臥室裏放置綠色植物,因其美觀又能淨化空氣,增加含氧量。然而,當夜晚光照不足時,綠色植物會吸入氧氣、放出二氧化碳,使人長時間處於缺氧的環境,造成持續性疲勞,長此以往會降低工作效率。因此,最好不要在臥室中放置過多的綠色植物。如果真想用植物裝點臥室,可以選用少量富貴竹之類水培植物,或小巧玲瓏的仙人掌科植物,它們24小時釋放氧氣,是最適合室內養植的植物。

3.色彩選擇

顏色也是營造舒適臥室的主要因素。除了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床品色彩之外,還應考慮不同顏色對人的不同心理影響。藍色、綠色、紫色都可起到安神作用,消除人的緊張情緒。而紅和黑、黑和白、黃和黑等強烈的對比配色以及像紫色和草綠色那種令人炫目的顏色,則會令人情緒不安、難以入睡。

4.光線調節

臥室內其實不需要特別明亮的光線。如果你一定要在臥室內工作,可以用半透明的隔層把臥室分隔成光線充足的工作區和光線較暗的睡眠區。臥室裏應有三種照明,包括功能性的主光、營造氣氛的點綴光及照遍全房的室光,不論在睡房中工作或休息,都有最舒適的光線配合。如果喜歡借助自然采光,也要把窗簾布用一薄一厚兩層不同質料,方便於控製窗外光線的亮度。

5.聞香入夢

氣味總是與情感和記憶相關,令人舒適的氣味能讓睡眠成為最愉快的體驗。可以把裝有薰衣草的小袋子放在臥室裏,以靜心安神,消除疲憊。檸檬香型的香薰燭也是很好的選擇,它能通過特定的香味對人體的內環境進行調理,從而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並改善環境衛生。

6.溫度濕度

人體生理學表明,室溫在20-25℃之間,人的新陳代謝水平穩定,因此臥室溫度最好能控製在這一範圍。濕度以50%-60%最為適宜,夏季濕度可能較高,但不宜超過70%,如果濕度過高,應加強通風予以改善。冬天濕度最好不低於35%,如果濕度太低,可使用加濕器進行調節。

7.特殊處理

依臥室居住者的年齡和身體狀況不同,臥室環境也應有不同的側重。如老年人的臥房隔音效果要好,必要的話可以把玻璃窗換成雙層中空材質或加裝一層隔音窗;老人臥室離廁所不要太遠,以方便其如廁。兒童房則需格外留意采光的溫和明朗,以及床品的透氣性和柔軟度。

持久篇

臥室環境勤保養

健康睡眠環境的打造可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還需要適時維護,適時清掃,在這樣與自己私密空間的互動中,收獲健康和安心。

1.每星期至少對臥室進行一次常規打掃。

最好不要使用有化學成分的噴霧劑、除菌劑之類的清潔劑清理臥室。床上用品也需要定期清洗,每1-2星期至少在室外晾曬1次,每3-4星期至少清洗更換1次。在換洗床罩和床單的同時,不妨順便用吸塵器或硬毛刷子將床墊上殘留的皮屑、毛發等清理幹淨。如果床墊有汙漬的話,可用肥皂塗抹髒處,用濕布擦幹淨,再用吹風機把濕漬吹幹,防止發黴、產生異味。

2.睡前通風,睡時關窗。

要獲得良好的睡眠質量,必須保障室內空氣的清潔、新鮮,睡前應開窗30分鍾,使室外的清新空氣與室內的汙濁空氣進行充分地交換。當然,通風換氣還要根據季節和環境因素加以靈活調節。如夏天門窗要經常打開,但在冬季采暖時,不宜開窗過大,留一條小縫通風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睡前開窗通風固然重要,但睡覺時最好關上窗戶,一方麵可以有效地降低噪音,另一方麵可以避免人體在睡眠中受涼。因此,不可大開著窗戶睡覺,更不要把床放置在有“穿堂風”的地方。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