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晴天裏的七彩虹(1 / 2)

晴天裏的七彩虹

我為會計人驕傲

作者:馮秀英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歲月的刻刀在我臉上肆無忌憚地馳騁,已失去往日的光華。青春易逝,但留下的卻是永恒的記憶。今年我已到退休年齡,也不再年輕,終有一天也將不再是會計人。回首往事,我依然會清晰地記起成為會計人的那一天,老會計對我的告誡:“孩子,選擇會計,就是選擇寂寞,幹會計,要先學會做人,然後做事。”從那時起,這句話成為我的座右銘,伴我走過36年會計生涯,鞭策我從幼稚走向成熟。

我最初幹會計所用的工具就是一支筆、一把算盤,所有賬表一律用手寫,所有運算要在小小的算盤上完成,可謂小小算盤定乾坤,現在我仍喜歡用算盤進行加減運算。會計工作繁瑣而單調,記不清有多少個不眠之夜為整理數據和填報冗長的財務報表;記不清有多少次疲憊不堪為準備各類檢查。春去秋來,長期的工作實踐讓我深切體會到要做好會計工作,除了要有一腔熱血、滿心豪情外,還要有自己的一套真本領、硬功夫,這就是會計人的“長、寬、高”。長,就是指在財務管理中要發揮好會計人的專長,做到“先學、先知、先覺”,“應知、應會、應變”;寬,就是在管理工作中,知識麵和服務麵要寬,既要當好管家,又要成為單位排憂解難的“參謀”;高,就是要求會計人有較高的道德素質和業務素質,真正做到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做好“長、寬、高”,維護“真、善、美”,這是會計人做好本職工作的法寶,也踐行了我的座右銘。

記得1997年的一天,我像往常一樣處理手頭的業務,某某來報銷。我雖然沒和某某打過交道,但對他早有耳聞,這個人特別愛挑刺,如果他的工資、獎金差一分錢,他會“打破沙鍋問到底”,所以許多人都害怕和他打交道,背地裏稱他為“多事先生”。我停下手中的工作接過單據,按程序對他所拿原始憑證進行一一核對,發現有一張價值200元的發票記載的大小寫金額不一致,我的心裏猶豫起來,如果給他報銷,要違反原則,不給他報銷,要得罪這位“多事先生”,我經過片刻的思想鬥爭,還是原則占了上風。我果斷地將這張不準確的發票挑出來,並告訴他不能報銷的原因,建議他到原開票單位換一張發票,“多事先生”聽了,原本微笑的臉立刻變得陰雲密布,猶如凶神惡煞,他拿起那張發票好像要說什麼,我心想:暴風雨要來了。這時,我忽然看見桌上有一本《會計法》書,就趕緊和氣地對他說:“師傅,這本書很好,我知道您喜歡看書,您拿去看吧!我先把這些合格的發票給您報了,剩下的那張發票,等您換回準確的,我再給您報銷。”“多事先生”臉上的烏雲有些疏散,報完賬拿著書走了。過了幾天,“多事先生”換來一張準確的發票,同時,也把書還給了我,並且說通過學習那本書,從中了解了很多《會計法》方麵的知識,知道會計人員有權對記載不準確、不完整的原始憑證退回,並要求經辦人員更正、補充,肯定了我的做法合理、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