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嚴於律己(1 / 1)

閱讀了魏書生老師的“嚴於律己”文章後,收獲頗豐,現將文章的精髓部分摘錄於下:

“每個人對自己應該經常這樣提出問題:每天能不能再多幹一件事?每小時能不能再抓緊點?每件事能不能再幹得好一點?能不能創造出別人意想不到的成績?”

“要為前進尋找條件,不為後退拚湊理由。”

“人生道路不是直的,走起來免不了要有反複,這是就全局而言,就理論而言,就每一天而言,就實際走路而言,就應該力求攀登一步,鞏固一步,而不要進一步,退半步,甚至進一步,退一步。”

“不能否認外界條件的改變的巨大促進作用,但作為內部條件的自我,更重要的當然是應該用力在改變自身素質上。這樣用力氣,才更有實效,才能少一點唯條件論,少一點牢騷和失望。”

“學習也好,工作也好,自己的品德修養也好,決不能說已經達到了一個高度。如果不努力了,至少就總在這個高度上待著了,而稍一鬆勁,就會從剛攀上的高度上滑下來。”

“與其將希望寄托在客觀條件的改變上,不如將希望寄托於挖掘自身的潛能上。”

“有毅力的人,能變不可能為可能;沒有毅力的人,能變可能為不可能。傑出人物之所以傑出,是因為他們做出了別人認為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矛盾、麻煩是進步的障礙,但也是進步的階梯。”

“多吃點苦,多幹點實事,尊重他人,工作起來就有樂趣。”

“工作可以是精神寄托、精神生活之需要,也可以是謀生的手段,物質生活之需要。以前者的態度對待工作的,工作能創造奇跡;兩者兼而有之的,工作能有成績;僅僅以後者為工作終極目的的,不僅工作少樂趣,不僅會陷在錢眼裏難以自拔,工作也難出成績。”

“我們經常想,這項工作待會兒再幹吧!這篇文章明天再寫吧!這件好事能拖就拖幾天吧。但我們都很少想,這個氣待會兒再生吧!這點牢騷明天再發吧!這點憂慮能拖幾天就拖幾天再憂慮吧。”

1993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