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暑假一個炎熱的下午,眾成中學召開了學校工作總結會。在總結兩年來辦學過程中經驗和教訓時,看到各位領導成績麵前不搶功,問題麵前敢負責的工作態度與精神,讓我很受感動。
會議結束時,我提議:暑假中要招聘一位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請他擔任初一語文課程並兼任班主任工作。理由是:辦學二年中招收的初一新生,基本上均為小學雙差學生。他們的智商並不差,有的還聰穎過人。差就差在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差就差在活潑好動有餘,安靜地坐下來鑽研功課不足;差就差在小學四、五年級的基礎知識漏洞太多,與初中的知識銜接困難較大。而初中的教師又不熟悉小學教材,很難彌補拉下的那一大堆知識。初中的班主任不像小學教師那樣緊跟學生,也不像小學教師那樣對學生好似對自己的子女、弟妹一樣關心。初一班級聘用小學教師來教,這是一個大膽的試驗。對於這個試驗,我想先從語文這門學科開始,如果實驗成功了,明年再聘任小學四、五年級數學教師來代初一數學。領導們聽了我的分析以後,表示同意我的這個實驗課題。
不久一天的早飯後,四班語文教師龐老師風塵仆仆地上樓找到我說:“給你介紹來一位小學語文教師,還是小學語文教學能手呢。”我高興地問:“人在哪兒?”龐老師說:“在咱隔壁小屋。”待我放下手頭的工作,準備過去相見時,龐老師已經領著這位女教師走進辦公室了。啊,這麼美貌,高高的個子,濃眉大眼睛,一頭秀發,皮膚雖不白,但給人的感覺是健康結實。她走近我,微笑著說:“我叫宋旭華,宋朝的宋,旭日東升的旭,中華的華。”接著還簡單地介紹了她的簡曆。我征求她的意見說:“那好,那就準備講一節語文課讓評委們聽聽課,行嗎?”她爽朗地回答:“可以。”
聽完宋旭華的課,已經是中午12點了,我在辦公室門口看見評委們興奮地走出教室,又在樓道裏切磋了一會兒,便興高采烈地同我一起進了辦公室。他們三人幾乎是同時迫不及待地說:“可以錄用,不僅課講得精彩,還寫得一筆秀麗的粉筆字呢。”
開學以後,旭華代初一年級七班語文並兼班主任。為了工作的方便,她帶著全家老小還有生病的母親在學校附近租賃了一間簡易房屋。為了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每日三頓飯她僅用15分鍾時間,便早早來到教室,以她的勤奮刻苦、以身作則的行為帶動全班同學。開始班內無一人學習。飯後,有的在宿舍裏閑談,有的在校園裏耍鬧。她就一個一個叫班幹部,先讓幹部帶頭。慢慢的班內坐下10人,20人,30人,直到全班學生都學會了爭分奪秒。在課餘時間裏,她指導學生預習功課,複習功課,書寫作業的方法;有時還補一下與初中銜接的小學知識;還指導學生練習硬筆書法……離上課剩10分鍾了,她便拿著教案、批改的作業走出教室,順便說一聲:“大家出教室活動活動準備上課。”就這樣天天如此,一堅持就是三年。七班的好多家長高興地反映說:“孩子自打上了初中,回到家裏,懂得學習了,會安排學習時間了,還懂得了禮貌,也知道同情長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