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有一種蟲子,每當遇到一些物品,都喜歡背在自己的背上,日積月累,它背上的東西越來越多,它又不願放下一些,終於被壓趴在地上。有人見它可憐,好心地幫它取下一些,它爬起來繼續前行,但遇到其他物品又會背在背上。後來,它想越過一堵高牆,卻因背負太重,爬到一半的時候由於氣力不支,墜地而死。
小蟲什麼都不舍得放下,隻知道往身上堆積物品,以至於被重物壓死。其實,我們又何嚐沒有犯過同樣的錯誤呢?與那隻小蟲相比,人們更加貪婪,總想把名利、情感攥在手中,結果不堪重負。背著包袱走路總是很辛苦的,很多時候,鬆開雙手,減輕負擔,路會更好走,你會更充實。
1.緊握在手中的,未必是鑽石
有一天,一個農夫經過一幢廢棄的房子時,突然聽到一陣微弱的哀號。農夫先是嚇了一跳,後來他鼓起勇氣,往哀號聲的方向尋找,竟然看到一個男子的手臂卡在石牆的縫隙裏,拔不出來。
那個卡住的男子看到有人來到,連忙發出微弱的呼救聲:“拜托你救救我啊!我已經困在這裏三天三夜了!”
農夫試著幫助男子拔出手臂,但卻徒勞無功。他隻好回到村莊,召集了好幾個壯丁,一起帶著鐵錘等工具,回到廢墟裏營救男子。一行人花了好大的工夫,才把石牆敲破,讓男子得以拔出手臂。
但男子脫困的瞬間,眾人卻都變了臉色——因為他們赫然發現,男子拔不出手臂的原因,是因為他緊緊握著拳頭;其實他隻要鬆開拳頭,就可以輕而易舉地脫困了!
大家都氣壞了,七嘴八舌地責罵男子:“搞什麼呢?你隻要把手放開,不就什麼事都沒有了嗎?”
不料男子不但一點歉意也沒有,還理直氣壯地說:“哎唷,你們不懂啦!不放手,我頂多餓個幾天;萬一我放手了,我可就要餓一輩子啦!”
大家麵麵相覷,不懂男子是什麼意思。
“我就老實告訴你們吧!”男子神秘兮兮地說:“前幾天我經過廢墟時,看到石牆的縫隙裏有個發亮的東西,湊近一看,真不得了,竟是一顆鑽石啊!所以我連忙把手伸進縫隙裏,好不容易抓住了鑽石,手卻拔不出來了。但我又怕萬一鬆手,鑽石不知滾到哪兒去,那我豈不是虧大了!”
男子說完,緩緩打開緊握的手掌——隻見他手中,確實握著一顆閃亮的東西,隻是,那根本不是一顆鑽石,而隻是一顆玻璃珠!
還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兩個農夫,他們每天都要翻過一座大山去耕地。有一天傍晚,他們在回家的路上發現路邊有兩大包棉花,兩人喜出望外,如果將這兩包棉花賣掉,足可使一家人一個月衣食無憂。所以,兩人馬上各自背了一包棉花,匆匆趕路回家。
走著走著,其中一個農夫看到山路上竟然有一大捆布。走近細看,竟是上等的絲綢,足足有十幾匹。欣喜之餘,他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背負的棉花,改背絲綢。
可是同伴卻不同意他的看法,他認為自己背著棉花已經走了一大段路,到了這裏丟下棉花,豈不枉費自己先前的辛苦?不管他怎麼勸,同伴都不聽,沒辦法,他隻好竭盡所能地背起絲綢,跟同伴繼續前行。
又走了一段後,背絲綢的農夫看到樹林裏有東西在閃閃發光,走近一看,竟然是很多黃金,農夫心想這下真的發財了,趕忙邀同伴放下肩頭的棉花,改為背黃金。
同伴仍然堅持要背著棉花,以免枉費先前的辛苦,並且懷疑那些黃金不是真的,勸他不要白費力氣,免得到頭來空歡喜一場。
發現黃金的農夫隻能盡己所能,用絲綢包了兩包黃金,然後和同伴一起回家。
快到家到時候,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兩個人無處躲藏,全身都淋透了。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農夫背上的大包棉花吸飽了雨水,壓得他喘不過氣來,棉花已經浸水,也沒人願意要了,無奈之下,農夫隻好丟下一路辛苦背來的棉花,空著手和挑金子的同伴回家去了。
緊握在手中的,未必是鑽石,舍不得放下,會失去更多。這兩個故事令我們深思,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你所堅持的目標是錯誤的,而你仍要奮力向前,遲遲不願放手,那隻能說這是一種愚蠢的行為。在錯誤的道路上,過分堅持會導致更大的錯誤。成功者的秘訣是隨時檢查自己的選擇是否出現偏差,合理地調整目標,舍去無謂的堅持,輕鬆地走向成功。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緊緊地抓住某個東西,遲遲不願鬆手,是因為我們害怕,一旦放手,我們就會失去。實際上,放手並不等於失去,放手是為了更好地擁有。對於那些對你已無意義和價值的東西,痛快地把它們舍掉吧,這樣,才能用新的東西填充未來。鬆手之後,你會一身輕鬆,太陽是全新的,外麵的世界是全新的,那些舊的陰霾都已經消散,迎接你的是美好的明天。
2.有失才有得,是因果的法則
舍得既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更是一種做人、處世的智慧。舍與得就像水與火、天與地、陰與陽,看似對立、互不相容,實則卻可統一共生,相輔相成,因果相生。仔細思索,其實世間萬物都是可以達到和諧的,要想得到幸福就必須學會舍得。
在人生的路上,放棄什麼,選擇什麼,是一門藝術。人們常說要“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有時,放棄就是獲得。什麼都想得到,往往得不償失。但真正做到,還是很難的。
比爾·蓋茨是眾所周知的商業奇跡的締造者,是一個數字英雄,是年輕人心目中的偶像,更是一個懂得選擇方向的人。
他一生中所做的最重要的選擇莫過於從哈佛退學:當年剛剛20歲的比爾·蓋茨就對計算機十分感興趣,他深信,總有一天計算機會像電視一樣走入千家萬戶。他堅定的信念,不但打動了自己,還打動了夥伴,打動了父母,獲得了事業上和精神上最寶貴的支持。哈佛大學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學府啊!而考上哈佛大學的比爾·蓋茨卻在大三時,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離開,去闖一番屬於自己的天地。這不是一般人能夠作出的決心,也隻有擁有這樣非凡的勇氣,才可能成為非凡的人物!試想一下,假如比爾·蓋茨依然在哈佛深造,學習課本上千篇一律的東西,也許就不會有我們今天所熟悉的Windows係統,也不會有商界的微軟奇跡了。
比爾·蓋茨曾經說過這樣一句激動人心的話:“人生是一場大火,我們每個人唯一可做的,就是從這場大火中多搶救一點東西出來。”本著這種人生短暫如火花的信念,他及時地決定所要放棄的東西和所要選擇的東西,不僅改變了自己一生的軌跡,也改變了世界。
世界是陰與陽的構成,人活在世上也就是一舍一得的過程。我們不否認我們有著強烈的欲望,比如麵對了金錢、權勢、聲名和感情,欲望是人的本性,也是社會前進的動力。但是,欲望這頭猛獸常常使我們難以把握,不是不及,便是過之,於是產生了太多的悲劇:有人愈是要獲得愈是獲得不了;有人終於獲得了卻大受其害。會活的人,或者說取得成功的人,其實懂得了兩個字:舍得。
一個登山者在準備多年、憧憬多年後,向世界第一高峰進發了。由於他希望完全由自己獨得全部的榮譽,所以他決定獨自出發。他開始攀爬,但是時間已經開始變得有點晚了。然而,他非但沒有停下來準備他的露營帳篷,相反,還是繼續向上不斷攀爬。直到周圍變得漆黑一片,這位登山者什麼都看不見。山上的夜晚顯得格外黑暗,而月亮和星星又剛好被雲層給遮住了。即便如此,他仍然不斷向上。就在離山頂隻剩下幾尺的地方,他滑倒了,並且迅速跌了下去。他不斷地下墜著,在這極其恐怖的時刻裏,他的一生,無論好壞,也一幕幕地不斷浮現在他的腦海裏。當他一心一意地想著,此刻死亡正是如何快速地接近他的時候。突然間,他感到束在腰間的繩子重重地拉住了他。他被吊在半空中……此時,他一點辦法也沒有,隻好大聲呼叫:“上帝啊!救救我!”突然,一個深沉而縹緲的聲音從遠處傳來:“你在叫我嗎?你要我做什麼?”
“天啊!上帝請你救救我!”登山者說。
“你認為我救得了你嗎?”上帝仍以深沉的聲音問道。
“當然了,您是上帝,無所不能呀!”登山者焦急地說。
“那隻有將你腰間的繩子割斷才能救你。”上帝肯定地說。
登山者沒有說話,在短暫的沉靜之後,登山者決定還是要抓住那條救命的繩子……
第二天,登山者僵硬的屍體被救援人員發現。他緊緊地抓住那根繩子,懸在半空,但其實他離地麵隻有幾尺高而已。
如果換作是你,你會那麼依賴手裏的那根繩子嗎?你舍得丟棄它嗎?我們常說“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可是當真正遇到要取舍的尷尬處境時,又有多少人可以真正看開,舍得握在手裏已有的“幸福”?不知道老天是不是對每個人都做到公平,但是,或許,在取舍麵前,轉一個身,或許真的自有一番新的天地。
貧窮的時候顯示出廉潔,富有的時候表現出仁義。再有錢的人,也是一日三餐,夜眠一床。不要奢望得到占有一切。特別是在物質方麵,舍得意味著自己的富有。不是一個人擁有很多才算富有,而是給予他人很多才算富有。舍得本身就是一種快樂。一個窮人把討來的飯讓給同伴那一刻他就是富人了,正是因為貧窮,他的布施才更有意義。因為這體現了他的心量和胸懷,不像巴爾紮克筆下的葛朗台窮得隻剩下金子,人世間的親情和一切都舍去了。
記得法國著名的雕塑大師羅丹曾經闡述過他在藝術創作中成功之道:我會選擇一塊石料,然後鏟掉我認為不必要的部分,剩下的就是一件非常好的創作。是啊,舍即是得,參透“舍得”二字,你的人生會更豐富多彩。
3.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
人生就像我們在列車上的一次長途旅行,到了站點,我們就必須下車。過於沉迷於過往的人,將永遠生活在痛苦和遺憾之中。學會“舍得”也是一種境界,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在生活中應該學會遺忘不如意的時候,學會舍得生命中可有可無的東西,心胸自會坦然。
北宋名將曹瑋一次率軍與吐蕃軍隊作戰。初戰勝利後,敵軍狼狽潰逃。曹瑋命令士兵驅趕著繳獲的一大群牛羊往回走。牛羊走得很慢,落在了大部隊後麵。有人看了覺得不得了,這萬一敵軍突然殺個回馬槍,自己不是死得很慘?於是跑去向曹瑋建議:“牛羊用處不大,又會影響行軍速度,不如將它們扔下,我們也能安全、迅速趕回營地。”曹瑋不接受這一建議,也不作任何解釋,隻是不斷派人去偵察吐蕃軍隊的動靜。吐蕃軍隊的大將軍狼狽逃竄了幾十裏後,聽探子報告說,曹瑋舍不得扔下牛羊,致使部隊亂哄哄的,不成隊形。大將軍暗喜,“還以為這個曹瑋是什麼了不得的人物,連幾頭牛羊都舍不得,鼠目寸光,真是沒有大氣候。”有了這樣的想法,吐蕃軍隊掉頭趕回去,襲擊曹瑋的部隊,最終轉敗為勝。而曹瑋則輸掉了這場戰役。
從上麵的故事可以看出,我們要懂得舍得,我們要學會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懂得舍得,就不能正確地把握時機,就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