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張繼科:夢想的力量1(1 / 1)

文:陳偲婧

國家隊資深教練員李曉東對張繼科有過很透徹的評價:“他是在近幾年中國乒乓球隊男線中不可多得的奇才,他少不更事,經曆過挫折和坎坷,但是這個過程讓他知道珍視自己擁有的價值。在生活中有很多人,身處很好的環境,但他們體會不到這份優越,一旦失去,便會在懊悔中追憶。張繼科最難能可貴的是他摔跟頭後能站起來,並且在自己喜愛和認定的道路上繼續堅定向前,這點挫折反而成了他成功的保證。”

在生活中更多的人沒有受到過巨大的挫折,隻是時而情緒低落,有著自己才明白的小傷懷。人在成功之前,通常平凡無奇,不被看好。張繼科以前不喜歡藏獒這個外號,但李曉東說,藏獒代表的是一種精神,它不像威震四方的獅子老虎那樣一出生就是百獸之王,藏獒的出身平凡,生活環境惡劣,但它的韌勁和凶狠程度不遜色於任何動物。張繼科也是一種精神,他在目標麵前執著堅韌,在對手麵前自信張揚。

擁有藏獒精神的人,即使平凡,也能成功。

比7針封閉更強的,是沒打的第8針

在競技體育中,最強的競爭力是自信。張繼科是自信的,雖然以前也曾裝腔作勢地逼自己顯出自信,但是現在他的自信,已經是再自然不過的感覺。人要想在關鍵時刻心理過硬,就得在平時逼自己,通過一點一滴的“找別扭”,將自己的心敲擊得更加堅實。張繼科是個對自己下得去狠手的人,這正是他大智慧的體現,在比賽中最大的對手是自己,對自己狠的人才能戰勝和超越自己,獲得勝利。

奧運會之前的封閉訓練,張繼科有一天練得很不好,扔了球板自己跑出去,教練們出去找他,看到他在沒人的地方用腳踹牆,自己跟自己較勁。封閉訓練的前半段,國家隊一般安排一天三練,這已經是相當“魔鬼”的課程,在最後一節課通常還要加入極限多球的訓練,晚上10點才能吃上晚飯,回到宿舍還要自己看錄像繼續準備。在這樣強度的訓練中,張繼科給自己的課程安排到四練,除了晚睡還要早起。

當時李曉東教練給每個參賽隊員寫了技術總結,張繼科的部分有他對左手選手接發球的得分統計,輸多贏少,差不多還沒打比賽,就要輸一局在吃發球上。張繼科經常抱著這份總結看到半夜,接著每天早上,他都要給自己加一節發球課,叫上個左手運動員練習接發球,還提醒自己的主管教練肖戰說:“太早了,您就多睡會,不用陪我了。”

張繼科的肩膀和腰有傷,平時他積極地選擇治療和康複運動,到打比賽前,為了不讓傷病影響比賽,張繼科就會毫不猶豫地打封閉針。細數起傳說中的張繼科身上的7針封閉,每一針都是為了不同時期的關鍵比賽。第一針打在2005年,為了在魯能打好聯賽;2006年的一針,為了能重返國家隊;2009年打了兩針,為了打好東亞運動會和世界杯團體賽;2010年的一針,為了打莫斯科世乒賽;2011年兩針,為了鹿特丹世乒賽和巴黎世界杯。其中肩膀挨了4針,腰上3針,張繼科牢牢抓住的每一個機會,都是有代價的。倫敦奧運會前,張繼科還想在肩上打一針封閉,這時候劉國梁說,都到這份上了,拚命拉球試試。要說張繼科對自己狠,這一次的考驗絕對比那7針封閉還強,他真就咬緊牙關,豁出去了,結果使勁拉了兩下球,肩膀反而不疼了。

張繼科說,有時候在很小的事上給自己定個目標,逼自己去試一試,目標達成以後,會增長一大塊信心。他舉了個例子,巴黎世乒賽之前,國家隊在奧地利訓練的時候搞了個發球落點比賽,要發準9個落點。張繼科說自己的發球在男單7個參賽選手裏算最差的,一般在封閉訓練中,9個落點他最多發中3個。“逼自己一下。”張繼科對自己說,“讓成績翻倍,挑戰一下發中6個。”當時他暗自給自己定了目標,結果打中了7個。“我也不知道是怎麼蒙的,在自己給自己加壓力,要求自己一定要成功的情況下,真的完成了目標,雖然這是很小的一個事,但它又給我在賽前增長了一點信心。”張繼科的每一分自信,都不是白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