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偉傑
(《演講與口才》雜誌原副主編、口才學研究專家)
今年五一節長假剛剛過完不幾天,我就接到一位朋友送來的書稿《會說不難——50種社交場合情境下的最佳說法》,說是請我給寫一個序言。
當時我看到這麼厚厚的一疊用電腦打得工工整整的書稿樣,頓時心生恐懼,連忙百般推辭,我找了三個理由:其一,我承擔不了這樣的重要任務——寫序言這活兒都是名人大家來做的,我既不是名人,又非大家,何德何能而為人做序?其二,也是其中最重要的理由是因為我早已離開了那本專門研究演講、口才與交際方法的雜誌,並且說心裏話,對曾經自己也研究探討過的那些東西已經失去了興趣。其三,這是我沒有對她講出來的,是我手裏還有其他更重要的活兒要做,真的沒有時間。但是,這個朋友堅決而真誠地說了一番話卻深深地打動了我,她說:“名人和大家都那麼忙,哪會有時間來細細地看我這個無名小輩寫的20幾萬字的書稿,哪會費功夫認認真真地坐下來給我寫什麼序言啊?你雖不是什麼名人大家,但是你的為人誠懇厚道讓我尊重,你的個性認真執著讓我欽佩,你對演講、交際、口才等方麵的研究成果讓我心存敬意。所以,這個序言由你來寫,在我心裏來講是非你莫屬了,而在你來講則是責無旁貸的啊!”聽完這番話,我竟無話可說——人家那麼尊重你,那麼相信你,還那麼對你進行了巧妙的“攻心”戰術,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寫呢?
用了近三天的時間,我認真而詳細地通讀了這部書稿。讀後不由掩卷而思:編著者本身就是一個口才好、善於交際與溝通的人啊!想到當時她說的用以打動我給她作序的那番話,看到書稿中她所介紹的那些精彩生動的事例、精辟簡練的論述、巧妙有效的方法,我終於為自己的序言找到了一個推介的核心——
這是一個本身就有著良好的口才與溝通技巧的人所編著的關於如何運用口才的書!
這是一個本身就對當代社交問題有著比較深入了解與探討的人所編著的教你在所有的社交場合與社交情境下都能運用有針對性的交談方法來應酬、來應對、來成功的書!
本書的編著者任素玲女士雖不在文化部門工作,但她從小就比較喜歡文化藝術,在家庭裏也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她曾經做過大酒店的經理、招待所的業務科長、中學的辦公室主任、語文教師,甚至自己還創辦過幼兒園、開辦過批發商店和旅館……而且,業餘時間她還經常練習寫作,這些年她先後在全國數十家報刊上發表過散文等作品近百篇,還獲得過許多次各種征文的獎勵。
也許,正是這種豐富的生活經曆和從事不同職業的經驗,讓她懂得了這樣一個道理:在當今這樣一個充滿競爭與合作、機遇與挑戰的社會,每一個人都渴望事業成功,愛情甜蜜,家庭幸福,人生圓滿。而要實現這一切,除了具備學曆、水平、知識、體力等條件外,還需要一個更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社會交際能力,這是你成功指數上漲的非常關鍵的因素。而交際能力的一個最基本的標誌,就是人的交談能力即社交口才水平的高低。可以說,交談技巧暨口才是一切社會交際活動賴以順利實現或成功的一個基礎,口才的優劣決定了人們的社會交際能力和交際效果,更是人生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
因此,在工作之餘,作者為了工作需要讀了不少有關社會交際、交談技巧、口才要訣之類的著作。她是個有心人,在讀書的同時她做了大量的筆記,將書中一些生動精彩的事例和有效實用的方法等記了下來。在工作與生活中,她常常運用在書中學到的方法與人成功地交往,收到了不錯的效果。但是,在學習與運用的過程中,她發現,現在出版的許多關於口才、交談技巧等方麵的書,大多是從某一個角度來闡述的,比如勸說方法,比如求職口才,比如教師口才,比如企業家口才等。而這種專門針對某一行業的或針對某一種專業的交談技巧的書,對某一行業的人來說可能非常地有針對性,非常地實用。但對於一般的廣大青年、大中專學生及普通讀者們來說,就有些空中樓閣的意味——因為他們暫時還達不到當老師、當企業家的地步,或者說即使將來有這個願望現在也沒有必要來提前學習這些。而目前他們急需的,是自己能在生活、學習與工作的方方麵麵正確、正常、順利、有效地與人溝通,與人交流,並且能在各種交際活動中成為一個積極的參與者,能在成功的交際中達到自己的願望。正是基於上述原因,任素玲女士便萌發了要編著一本向廣大青年及大中專學生讀者們全麵介紹口才在人類社會交際活動中的各個領域、各種場合、各種情境中的最佳應用方法的書。於是,在經過半年多辛苦而緊張的努力以後,便有了我們所看到的這部書——《會說不難——50種社交場合情境下的最佳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