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親六年,能得帝王如此之愛,她何其幸運?前世她也並不成拯救全世界,所以她要分外珍惜…
皇後娘娘又懷了身孕,皇家即將再添龍脈。
這個消息幾乎不到一個時辰,就傳揚的整個京都,人盡皆知了。
自然有人歡喜,有人憂。
鎮南侯府和國公府聽得消息,第一時間各捐了兩千兩銀子購買米糧,送去救濟災民,為皇後奶娘祈福。
隨後,長公主府和幾個侯府,伯爵府也紛紛緊跟其後。一時間,這些皇親國戚,豪門世家,倒是比先前捐獻銀錢賑災的時候跟更積極。
相比於這些明眼人都看出來的奉承之舉,百姓們的心可要誠懇很多。
各大寺廟煙火鼎盛,很多人提了香燭去供奉佛祖,求佛祖保佑皇後奶娘安康,平安產子。
有後宅女子,甚至因為羨慕皇後娘娘如此“多產”,悄悄供奉了娘娘的生祠排位,日日上香磕頭,隻求像娘娘一般,懷孕如同喝水一般容易,生子如同下餃子一般簡單。
小米當然不知道這些,若是知道,怕是更要哭笑不得了。
當然,有些存了壞心思,就圍著桌子轉悠個不停了。
第二日大朝會上,當真又不怕死的人,居然直接上本稟明,皇後娘娘身世不明,如此時刻懷孕,其心可疑,又懇請皇上把皇後娘娘送去皇陵守墓盡孝,以待洗清嫌疑。
即便下了朝回到家裏,許多朝臣回想起皇上當時的臉色,依舊忍不住雙手哆嗦個不停。
那上本的蠢貨,直接被站出來的陸謙揭開了家裏寵妾滅妻,甚至小妾還是身世不明,疑似前朝餘孽。
皇上連讓大理寺調查的話都沒說,直接就下質除官發配,三族抄家流放。
那蠢貨還張口喊冤,皇上直接拿起書案上的鎮紙,砸過去打的他滿口牙齒掉了大半。
若是平日,文武百官難免背後會覺得皇上過於暴虐了。但這次,人人都低了頭。
皇帝也是人,保護妻子和沒出世的孩兒,是天性。更何況皇後一直是皇上的逆鱗,沒人知道皇帝出遊那一年,到底如何同皇後相識,如何相愛,但這麼多年,皇家的日子能過得如同普通人家一般和樂平安,足見帝後的感情深厚…
這些事,小米身在後宮自然是應該清楚的,但封澤為了她安心養胎,下了封口令,玲瓏和吉祥都不敢違背。
再者說,不知道懷孕還好,這突然知道喜訊,小米的身體就像開啟了某個開關,孕期反應統統找了上來。
嗜睡,惡心,煩躁,簡直讓她應接不暇。即便她知道這些事,也是無暇顧及了。
再說陸老爹在家門口,帶著孩子們經曆一次生死考驗,嚇得恨不得把幾個孩子塞到肚裏護著。
承運幾個當日都嚇得發了燒,以至於行程愈發慢了。
車隊遇刺的地方,算不得多荒涼,不遠處就有個小鎮子。這番熱鬧,自然落在了百姓們的眼裏。
有聰明人,分辨了半晌,猜測這車隊是安國公府。於是就壯著膽子,上前問詢。
待得得了肯定答案,整個鎮子就沸騰了。
北安州自從化作了安國公的封地,自從北安州出了個皇後娘娘,自從老熊嶺日子過得紅火,整個北安州就走了大運。
一個小小的不起眼的州府,一年到頭,吃飯都吃不飽,如今不說富得流油,起碼也是家家衣食無憂。
首先,賦稅比原來低了一半有餘。第二,冬日種菜的法子已經是人人皆知,隻要不懶,秋日多砍柴,冬日種菜挑了進城賣,總比夏日要多些進項。更別提那些冬日養雞下蛋,種蘑菇,再不濟進粉坊做工也有工錢進荷包。第三,就是皇後娘娘把大元同草原的互市放在了北安的邊境,南來北往的商隊無一例外都要從北安穿過,這些人馬的吃喝拉撒住,給大夥帶來了太多的活計,賺點兒養家糊口的工錢,簡直太容易了。
這般六年下來,北安州早不是大元最窮困的州府了。原本還有人南遷,如今都是南邊的人往這裏搬。
北安州本地的老戶,哪有不驕傲,不感激陸家的。
如今聽說國公爺帶了小皇子和小公主回來省心,居然有不開眼的刺客半路截殺,而且還是在北安州的地界,自家的家門口。
民風彪悍的北安人,若是還忍的下去,那就真是白稱作一聲爺們兒!
於是,不過眨眼間,無數漢子和後生都扔了手裏的活計,簡單背了點兒幹糧和衣衫,手裏抄起柴刀就尋到車隊必經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