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小莊裏,眾人都收到了來自家裏的年貨兒,或者是老娘做的燒雞熏兔子,或者是媳婦兒縫的新襖褲,都帶著濃濃的想念味道。
至於他們回報家裏的工錢銀子還有年底分紅,不必他們擔心,必定也會在年前送到家裏人手裏。
今年是第一年在外過年,翠蘭采買了很多吃食用物,就等著三十晚上做一桌兒好菜,大夥兒湊一起熱鬧一下。
每隔三五日,皇城裏必定要來人取些新鮮的青菜,李五爺最是人老成精,自從皇城裏的人第二次上門開始就單獨用秸稈攔出三分之一個暖棚,他親自播種澆水,伺候打理。旁人誰也不能靠近,包括江大力和翠蘭兩個。
老頭兒想的好,皇城裏都是金貴人,萬一青菜被動了手腳,到時候降罪下來可不是鬧著玩的。
上門取菜的太監很是客氣,同李五爺告辭之後就做了馬車輕快的回了城裏,一路進了皇城,最後把蔬菜送到東宮小廚房的時候,菜葉上還留著水珠呢。
福公公親自翻撿看了看,很是滿意,笑道,“今日殿下很是高興,晚飯做的豐盛些,記得再去酒窖取一壇蓮花白備著。伺候好了,少不了你們的打賞,都打起精神,好好顯顯手藝。”
幾個禦廚都是趕緊應聲,末了當真使出十八班武藝,色香味俱全的好菜是流水一樣送到了光明殿。
封澤放下手裏的書信,又拍了拍桌案上的小小布袋,神色裏的喜色掩也掩不住。
南邊試種的雙季稻米終於收獲了,育秧插秧,大大縮短了稻米的生長期,又增強了抗病能力,豐收簡直是板上釘釘一樣的容易。
過幾日,新年夜宴時候,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前把這份大禮送上,父皇必定龍心大悅。他趁機給陸家要個封賞,定然輕而易舉,然後小米就可以入宮為妃了。正巧她也過了及笄禮…
但想起那些藏在陰暗裏,他至今沒有摸到邊際的網,他心頭又是一緊,轉而卻是被思念打破。
他已經一百個多個日夜沒見到小米了,那些相處過的甜蜜日子,就像蠶絲,密密麻麻把他裹在其中,呼吸都困難。
他想她站在他身邊,想她見證他每一個榮耀的時刻,想帶她看看他的天下,他的大好山河,他的百姓…
“來人,擺膳!還有很多奏折要處置,留人值夜!”
福公公趕緊彎腰應了下來,“是,殿下。”
臨近過年,還有幾日就要封筆了,各地州府都送了奏折,堆積成山,六部都是忙的團團轉。但黎明前的黑暗,年後也能歇息半月,看過上元節的花燈,才會開始新一年的活計…
老熊嶺裏,小米也是忙的厲害。
進京的商隊捎回了陳信的得力管事,連同小莊的賬冊,酒樓的賬冊,都送了回來。
小刀也湊熱鬧,送了雜貨鋪子和喜洋洋的賬冊…
小米望著炕桌上足足三尺厚的賬本,很是歎了口氣,末了吩咐青花兒,“給我點兩根蠟燭來,否則明早起來,你們就會見到傳說中的熊貓了!”
青花兒不知道熊貓是什麼東西,但可總在主子嘴裏聽說,於是笑眯眯趕緊點好蠟燭,小心把燭台放到桌子角,生怕摔倒點燃了賬冊。
“姑娘,我喊青玉一起來幫您核算賬冊啊?”
“不用了,你們早些睡吧。這一年,你們不少幫忙,如今到年終了,我總得自己出點力氣啊。”
小米擺擺手,吩咐道,“給我來壺濃茶!”
“好,姑娘。”
青花青玉最近同韓姨母再學針線,過年的襖裙都是自己縫製。沏好茶之後跑回東廂房,一見屋子裏的油燈昏暗,就笑嘻嘻扯了青玉一起過來蹭光亮。
小米倒也歡喜有人陪,一手算盤一手毛筆,忙碌個不停。
好不容易,熬到夜半三更,一年的紅利終於核算完了。
不必說,京都的喜洋洋是大頭兒,澱粉作坊也不錯,第三就是府城的酒樓,第四是嶺下的小作坊。
至於雜貨鋪原本也不過是為了個鄉親們賣山貨尋個地方,利潤陸家分文不取。暖房是各家收支自負,蘑菇地窖是小米的私房。
這般算下來,扣除所有成本,一年的紅利居然有兩萬七千兩之多。
饒是小米這一年沒少過手大筆銀錢,也是嚇了一跳。畢竟她剛來陸家的時候,家裏存銀不過二兩。如今居然翻了一萬倍,而且還將源源不斷的翻下去…
“哈哈,我真是太厲害了!”
青花青玉本來困得昏昏欲睡,突然被驚醒,一見主子眉開眼笑就知道家裏定然發財了,於是也趕緊打點了精神,“恭喜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