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隨筆(2 / 3)

對世事的無常已經了然於心。所以很多事情能夠通過表麵看實質,看出那些真實殘忍的內在來。我對生活不抱以幻想,不寄予希望也就從不會失望,一切順其自然隨遇而安。所幸過於理智的我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夠灑脫,還有一點幽默感,凡事看得開,可以對種種不如意一笑了之。否則肯定早成怨婦一個了。:)

感情畢竟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中還有許多別的事情,一樣可以讓人開懷。我在自己的世界裏自得其樂:

春天上山采桃花,自己烘幹研成粉,調製天然花卉麵膜。未必非要女為悅已者容,我也可以自己美麗給自己看;

五月薰風,原上離離草能沒過我的踝。而一路走去,一路零零星星有鮮豔如紅寶石的野刺莓可摘,酸甜可口。有一回我挎了個小籃子,一口氣采回三四斤。拿回家後數量之多,讓我爸爸死活不信是我摘來的,竟疑心是我自小攤上買來的;

閑時自己起意下廚房,做個烙餅出來吃一吃。上超市買麵粉時,看見那黃澄澄的麵粉好看,於是興致勃勃買回來,準備做出“落日熔金”的餅子。結果無論如何和不成麵團,請教媽媽,方知這黃麵粉不是麥粉是玉米粉,沒有黏性和不成麵的,鬧了個大笑話。

……

這些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小片段,我全部信手拈來寫在文中,是再真實再自然不過的場景複製。有家常的氣息在字裏行間幽然綻放。讓看文的人覺得貴在細膩真實,貴在自然而然。

另外還有一個讓我寫得很輕鬆的人物,就是男二號劉德華,即姚繼宗。這兩個人剛開始完全不在故事大綱中,是隨著情節推動才加進來的角色。

姚繼宗其人,起初我連個正兒八經的名字都沒有給他起。隻在第三章中借阮若鳳的嘴一筆帶過,讓人知道他“不是什麼好貨色”。由此發展出阮若弱的逃婚情節,我那時並不打算再讓他出場。

直到第12章,曲江池畔阮若弱用人工呼吸救活李略那一幕後,我才又想起可以把他拎出來派用場。一麵為阮若弱樹個敵,故事更跌宕起伏些。一麵也加強刻畫一下玉連城男女通殺的美色。於是正兒八經地替他起了個名字,讓他正式亮相登場。這時候我還沒打算讓他晉升為男二,所以隨便起了個俗套的名字——姚繼宗。典型的古代人名。

故事寫到這裏時,我覺得阮若弱一個人在這大唐朝裏,很多現代語言說不出來,很多現代觀點也表達不出來,古今衝撞的對比感就減弱了。於是想到再安排一個現代人和她共進退,兩個今人評論古人,更會有很多精彩亮點。便有了水冰清即劉德華的出場。寫到這裏,我不知道多慶幸一開始是安排的車禍穿越。正好一個撞人一個被撞,雙雙突破時空,自然而不突兀。否則再讓我想個情節來編另外一人穿越時空還真是費事,而且也不是同一處來的,未免不太合拍。劉德華這個名字,是我純粹為添加搞笑氣氛而套用的。結果很多讀者說一看到這名就要噴飯,我的目的達到了。嗬嗬!

安排劉德華男穿女,是為了造成情節上的一波三折,故事也更有趣味些。但他遲早要回複男兒身,這時我已經拿定主意,要讓他轉體托魂在姚繼宗身上。所以姚繼宗我著實給了他幾場戲,先是在大街上跟阮若弱過不去,陰差陽錯讓她上了李略的馬車,雙雙落難,拉開他倆緣份加深的序幕。接著又讓他在酒家裏調戲李略,兩人大打出手,引出一段阮若弱的“現場直播”,引發了李略的情思萌動。還讓李略對後來的換了魂魄的姚繼宗引以為敵,情節有了衝突點。正版姚繼宗這個人物,可謂就是穿針引線的,讓李略和阮若弱緣起。而後來的盜版姚繼宗(劉德華),更是起到了月老的作用,讓他倆緣續。

劉德華/姚繼宗,最初的出場都是為著增添笑料的,發展到最後卻成了故事主力。而且小姚同誌居然也博得一些讀者的支持,希望他能成為男主角。我本來想著要在故事裏為他安排一個紅顏,但故事實在寫得我很辛苦了,再加上他的愛情戲,恐怕少說也得四十萬字才能收蓬,而且還會分散主線。這時有位讀者說:小姚可以另外開一篇當主角寫,這裏就算了吧。這話提醒了我,是呀,小姚完全可以另開一部新戲來挑大梁唱主角,何必在這裏屈居人下?同是來自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阮若弱的愛情可以是一個妙趣橫生的故事。姚繼宗的當然也可以了。

《有緣千年來相會》我計劃寫第二部——姚繼宗的愛情故事。不過年底是沒辦法動筆了,否則我不會急著完成這第一部。有人抱怨私奔後的情節緊湊了些,還可以讓李略和阮若弱闖蕩江湖創事業,不要這麼快被王爺抓回去。同誌呀!我實在沒辦法了,照你們這樣提議,我要寫到幾時去?而且故事發展到這裏,我覺得差不多可以收了。照“蘭桂齊芳”的大團圓結局寫了一個,再寫了一個“莊生曉夢迷蝴蝶”似的結局。讀者朋友們,你們喜歡哪一個?

這個故事在晉江連載了四十餘天,有很多讀者支持著我一路走過來。非常感謝你們!如果不是你們這樣熱忱地支持,我也不會寫得這樣用心盡力。網絡寫作是互動式的平台,你們的熱情極大地調動了我的積極性。所以我這頭一部長篇居然在短短一個多月裏寫完了,自己都很驚訝。而且還有那麼多讀者熱心的提出意見和建議,某個情節不合情理;某些地方有待修正;網友“情話神話”甚至細致到哪一個字打錯了、用錯了,都一一指明提醒我;還有網友“七七一風”,在第38章玉連城的人物塑造上指出了我的失察之處,我深以為然,大幅度的修改了該篇,挖掘出了玉連城感性化的一麵;讀者們雪亮的眼睛,在無形中為我完善著這篇小說。網友“JOY”還為本文擬出了前七十章的目錄,我真是感動呀!這個比寫文更難,我自己就懶得費那心思,真是要由衷地佩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