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事已畢,掩門退堂。
李公用過了飯,喚張榮來吩咐道:"方才許國楨供他舅舅叫趙端林,他就在他舅家居住。我想傳他質問,怕差役又借端需索。你可去悄悄的打聽,或見他或不見他都可使得。隻要訪明白計國楨平日舉動,並所往來的是哪一流人,李家砦被劫的事是真是假,一一探聽真切。速去速回,不可有誤。"張榮領命去了。李公又出一張票,傳李家砦地保到案問話。簽票已畢,覺得身體困倦,便和衣在簽押房炕床睡下,倚枕朦朧,似睡非睡,仿佛有個人在炕床前跪著。起身一看,卻並沒有人。因將倦眼揉搓,欠伸起坐。望窗外,日影西斜,正是未末申初的時候。喚值簽押房的斟了一杯茶喝了,仍覺瞌睡,重又躺下。見那個人又來炕床前跪下,稟道:"小的兒婦被人搶去,求大老爺做主。"李公道:"你是什麼人?在哪裏住?"那人用手望西北上一指,忽聽"當啷啷"的一陣響聲,即時驚醒。原來是小當差的倒水,一滑手,把個銅鏇子落在地下。不料這一響,把個冤鬼嚇跑了。李公寧神細想,覺得奇怪:分明見一人兩次跪著,還說兒婦被人搶去,莫非就是張王氏的男人?他是個學究,不該稱小的。況並非是他兒婦,他女兒又未聘許人家,這必不是,當另是一起冤情。又細想,那個人約有四十來年紀,衣服不甚整齊,像是個鄉下人的光景。他用手望西北一指,想必是他滓的地方,卻又沒通個名姓,叫人從哪裏問起?這個鬼也算是個糊塗鬼了。但看他神色倉皇,必定是個緊急萬分的事,且莫要辜負他這番意思。便叫傳戶房進來問話。
不多一刻,戶房經承宋朝模傳到。李公喚他進來,問道:"你知道這城望西北去多是些什麼地方?"宋經承說:"望西北五裏地有個王家集。再去五裏多地,叫小土地廟。"李公道:"這兩處有多少人家?"宋經承道:"王家集煙戶不多,小土地廟有八百多戶。望西一裏來地是張家井,也有二三百戶人家。
地方還算得富饒,近來錢糧就數這兩個村莊趕先清完。"李公聽他說了半天,仍是茫無頭緒。說道:"是了,你且去罷。"宋經承答應道:"喳。"退了兩步,走出門望外去了。
李公心中一想,這事除親去訪問,不得明白。便開開衣箱,取出一套粗布衣服換上,戴上頂氈帽,背上個褡褳,隻藏一根鐵尺。紮縛停當。吩咐值簽押房的小心看守。他便悄悄的由後門繞出北門,望王家集、小土地廟一路而行。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