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軍工科研院所對外投資流程風險管理研究(1 / 3)

軍工科研院所對外投資流程風險管理研究

理論探索

作者:任慶運

【摘要】 由於體製機製的原因,軍工科研院所在對外投資、成立產業公司方麵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通過對外投資全流程的風險管理研究,促進對外投資全流程、全方位的顯性化、科學化、規範化、製度化,降低對外投資風險,有助於提高軍工科研院所的對外投資收益。

【關鍵詞】 軍工科研院所 對外投資 風險管理 研究

一、引言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軍工科研院所在完成國防科研任務的同時大力發展軍民共用技術,利用自身科技和人才優勢創辦了大批企業。在發展高科技、科技成果產業化、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彌補院所經費不足、穩定科研隊伍、培養創新和應用型人才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新世紀以來,軍工科研院所愈加重視產業化發展,不斷開展各種形式的對外投資工作,成立產業公司。期間,通過建章立製來加強過程管理和監督控製,並日益重視風險管理。但是,由於體製機製及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麵的種種原因,導致軍工科研院所的對外投資在風險管理方麵還存在諸多問題,表現在:對外投資的風險管理體係沒有健全,相關製度缺失;對外投資前期分析、論證不足;對外投資過程的風險管理偏重於前期階段,中期、後期階段對風險管理的重視明顯不足;對外投資後的公司風險管理和管控力度不足,影響股東投資回報收益;投資公司的管控過於關注結果而忽視過程,控製不到位;對外投資項目的後評價開展工作缺失;等等。

二、對外投資項目的風險管理原則

對於風險管理概念的界定,我國理論界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觀點:第一,“方法論”或“手段論”觀點,該觀點強調風險管理師一種管理手段或方法。例如閻天三、李永超(2000)認為“風險管理師在對風險的不確定性及可能性等因素進行考察、預測、收集、分析的基礎上製定出包括識別風險、衡量風險、積極管理風險、有效處置風險及妥善處理風險等一整套係統而科學的管理方法,旨在使企業避免和減少風險損失,就是經濟單位麵臨風險而采取處置的方法;第二,“過程論”或“活動論”觀點,該觀點主張風險管理師意向管理活動或管理過程。例如,王雷(2004)將風險管理定義為“經濟單位在科學係統全麵的風險管理措施保障之下,通過科學地實施風險識別、評估、評價、控製與預防”,以最小的成本達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管理過程。

針對軍工科研院所對外投資方麵存在的問題,有必要開展軍工科研院所對外投資流程的風險管理控製研究,利用風險管理的知識,係統梳理軍工科研院所對外投資的全過程、全流程,分析對外投資的曆史和管理現狀,對其中存在的風險點進行識別和評估,建立對外投資管理風險庫。並在此基礎上,繪製形成對外投資的風險圖譜,製定對外投資風險的預警體係和應急預案,建立常態化的風險管理控製報告工作機製,建立健全相關規章製度,規範和完善對外投資項目相關流程,從而實現以製度、流程為主對軍工科研院所對外投資活動的風險控製,促進對外投資全流程、全方位的顯性化、科學化、規範化、製度化,降低對外投資風險,提高對外投資收益。

三、對外投資項目的主要風險分析

在計劃、戰略、財務、法律、審計等各方麵專業人員共同分析的基礎上,係統梳理軍工科研院所對外投資的全過程,針對對外投資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事件進行識別,建立《對外投資風險事件庫》。借鑒對外投資參與人員的經驗,並且對於對外投資風險事件針對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造成的影響程度進行逐項的評估和打分。研究認為,軍工科研院所在對外投資流程中麵臨的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決策風險

決策方麵的風險包括:由於對外投資的前期準備不足,導致對外投資偏離戰略發展方向的風險;由於對外投資項目論證材料不充分,在缺乏充分信息的情況下作出決策,導致難以達到預期經濟目標的風險;由於對外投資過程中決策失誤的問題,導致對外投資受到影響的風險;由於對外投資過程中決策流程過長,決策效率不高,對外投資項目實施時的外部條件與論證時出現嚴重偏差,導致對外投資項目受到損失的風險;等等。

2、人力資源風險

人力資源方麵的風險包括:由於缺乏在技術、管理等方麵達到特定要求的人員,導致不能有效開展對外投資的風險;由於對外投資項目負責人或骨幹人員專業能力、綜合素質、經驗等不能滿足項目管理和崗位要求,不能有效開展工作,導致對外投資受到損失的風險;由於對外投資項目負責人或骨幹人員工作變動,導致工作不能順暢、連續性開展的風險;由於投資過程中參與人員權利、義務不清晰,項目績效考核要求不嚴格,導致項目執行不到位的風險;由於投資過程中項目負責人或骨幹人員利用職權違法違紀,導致對外投資受到損失的風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