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陝西娛樂休閑業的產品與服務(1 / 3)

陝西娛樂休閑業的產品非常之多。舉凡歌廳、舞廳、卡拉OK歌舞廳、音樂茶座、台球、高爾夫球、保齡球場、象棋、圍棋、撲克、麻將、彈子機、遊戲中心、賽車、賽艇、賽馬、競賽、俱樂部、遊藝場所、網吧、遊藝遊樂(如射擊、狩獵、跑馬、蹦極跳、卡丁車、熱氣球、動力傘、飛鏢等)、郊遊、登山、野外體育活動、駕駛、遊樂園(場)、古玩城、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博物館、博覽會、文娛活動、汽車野營旅遊活動場所,所經營的項目均是其產品。

一、舞蹈

自娛性交誼舞(又稱社交舞)已成為城鄉居民普遍喜歡的一種娛樂休閑活動。愛好交誼舞的人們都認為跳舞能使年輕人青春煥發,體魄健美,使中年人更加精力充沛,情緒開朗,使老年人生命力旺盛,心情樂觀,是健身和美化生活的有益活動。筆者專門到環城公園作了調查,從有十幾年舞齡的幾位在娛樂休閑中常跳舞的人中得知舞蹈給人健康和快樂。某高校高級醫師費女士說:跳舞是全身活動,明顯地增加肌肉力量、各種器官的功能和關節的靈活,能有效地增強身體的力量和抗疲勞性。我每天在晨練中堅持一兩個小時,出點力、流些汗,雖然有些累,但覺著舒坦、快樂。你看我練出了好心情不說,更使我感覺練出了健康的身體(有人插話:你是晨舞中的佼佼者,跳舞使你更年輕,更富有魅力了)。

跳舞給人自信與親和。某工廠原副廠長楊某說:我起初也不會跳舞,十年前患喉癌,手術後,開始學交誼舞,有一種從未感到過的濃重的感情,也非常自信,蹦蹦跳跳的,啥也不想了。如今身體挺拔,體健神奕。後來在舞友們的支持下買了一組音響為晨舞中的人們播放舞曲。大家在舞廳或者公園跳舞的氣氛非常好,表現出融洽、友好、和睦、親切,也給我一種精神上的慰藉,我感覺愉快和喜悅。

跳舞給人開朗和活力。西安鐵路信號廠一位吳女士說:晨練在公園環境好,空氣新鮮,不論男女,中老年人在這裏跳舞、學舞都很自如,不受約束也能廣交朋友,增加知識,豐富頭腦。我就在交往中相識了一些有學識的人,學到在家裏和單位所學不到的精神文化生活知識。覺得交幾個好的朋友很有益處。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張女士說:從繁忙的日常工作和家務中走出來跳舞,擺脫傳統的習俗,給自己留一點天空,彌補已消失的青春是當今40來歲的女人的普遍心理。我在晨舞中鍛煉了一二年了,心情開朗不說,也給自己增添了一份難以找到的活力。

“熱烈而不狂暴,抒情而不輕浮”的自娛交誼舞,是人們娛樂休閑的一種有趣的好活動,隻要在正確的組織引導下,一定能使人們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

二、博物館

“我要把這一天用來對整個世界,從古到今,作匆匆一瞥。我想著人類進步所走過的艱難曲折道路,看看曆代興衰和滄桑之變。這麼多東西怎麼能壓縮在一天之內看呢?當然這隻能通過參觀博物館。”海倫·凱勒是美國盲人學者,她在著名的散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寫下這令人心動的獨白。她說,假如有某種奇跡使她見到光明,她將用一整天的時間在博物館暢遊。

在國外,尤其一些發達國家文化休閑場所中最稱得上門庭若市的,不是大商場、影劇院、歌舞廳,而是博物館。這些國家都把博物館當作學校的第二課堂,把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列入教學大綱。所以在眾多的觀眾中,中小學生占著很大的比重。他們經常在老師的帶領下,到博物館來上形象、生動的曆史課、自然課、美育課、人文知識課……既增長知識又陶冶了心靈。而在我國,到博物館去的人卻不多。大人們說,進博物館,那是中小學生的事,以至有的青少年一踏入成年人的行列之後就再沒有進過博物館的展廳。但另一方麵,我們的學生也不進博物館,我專門問了一些老師,問為什麼不能經常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到博物館去上點課。他們幾乎都回答說,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沒有這項內容,做起來困難很多。

博物館是對人們特別是青少年進行知識教育和德育的生動課堂、重要場所。我們是這樣一個大國,有悠久的曆史,眾多的民族,遼闊的土地,但是我們從中央到地方都缺少一係列用來教育學生的從曆史到現實的係統。我們正在提高素質教育。什麼是素質教育?有些人把它理解得很狹窄,似乎讓學生學點書法、繪畫、樂器或某項專業技能,就是素質教育。殊不知素質教育的涵義是十分廣闊和豐富的。我以為,素質教育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愛國是具體的,首先要讓學生知道祖國為什麼可愛?為什麼值得愛?否則就不可能愛得執著,愛得深沉。參觀博物館,最能夠引導學生具體地了解祖國的可愛之處——包括她雄偉壯麗的山川、源遠流長的曆史、光輝燦爛的文明、勤勞勇敢的人民、富饒豐富的物產、艱苦奮鬥的精神、獨步世界的創造……

陝西是文化大省、文物大省,更是旅遊大省、休閑大省,現在又處於西部大開發的前沿。陝西的博物館數量之多、水平之高,又居全國前列,無論是宣傳陝西,或者把博物館當作一個文化休閑產業來經營,博物館都是有所作為的,因為博物館的作用是其他所不能代替的。

三、古玩城

古玩者,即古器物可珍玩也。舉凡陶、塑、銅、瓷、書、畫、石、骨、角之器均屬之。古玩藏品,屬於文化範疇。不論上古之鬲、殷周之鼎、秦之權、漢之印,迄及明清之墨寶、陶瓷、繪畫、雕刻,皆可足證人類之進化,曆史藝術之源流。而今社會繁榮、人民富足,藏品更是增多,不論近現代字、畫、章、幣、郵、卡、票證,還是奇石、根藝、“文革”珍品均屬現代收藏愛好者的珍品。應當說,古玩城是應運而生,而且日益走紅。像北京古玩城就很多,比如報國寺文化市場,集拍賣、展覽、銷售攤位等功能於一體,組織工藝美術品、民間收藏品、集郵品等各種文化類商品交易於一市。坐落在北京東三環南路、華威橋西側的北京古玩城,建築麵積2.34萬平方米,200多家國營、集體、個體經營者在這裏經營古陶瓷器、中國字畫、翡翠玉器、佛像供品、骨雕紫檀、硬木家具等上千個品種,是亞洲最大的古玩交易中心。

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西安,1998年10月古玩城正式開業,1999年3月即完成了400多個攤位,三個總麵積1500平方米的交易大廳的出租,帶動了疲軟、不景氣的中北舊貨市場走上了新的繁榮。當然,古玩城作為一種文化現象還有待完善。比如西安古玩市場個別商家賣“春宮”物品,公開出售男女做愛的各種造型物品;有的栩栩如生地雕刻在發黃的石頭、象牙、木頭上;有的刻在雞蛋狀的飾物裏;有的繪在古錢幣、鼻煙壺、眼鏡盒等古玩物品上……

西安的曆史遺產極其豐厚,隨著旅遊熱的到來,西安的古玩城將大有可為,有關部門如工商、稅務、銀行、文物監管部門、收藏協會、旅遊定點單位等各項配套服務措施應盡快完善,社會各界人士及消費者也應大力支持,使展示陝西得天獨厚的收藏休閑資源的西安古玩城越辦越火。

四、騎馬

最新調查表明,釣魚、登山、跳舞、擊劍、潛水、跳傘、打高爾夫球已成為人們的時尚休閑運動。其中,騎馬便是都市人休閑的新選擇。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地出現了許多騎馬俱樂部,吸引了眾多的都市騎士。

陝西很多旅遊休閑場所都有騎馬運動。騎馬對人的身心健康很有好處。騎半小時馬相當於一場激烈運動的比賽,可以增強心肺功能,騎乘時全身震動的效果不亞於全身按摩。騎馬不受季節限製,工作之餘,雙休假日,信馬由韁,縱馬馳騁,不失為一項休閑方式。

五、“吧”

曾幾何時,“吧”文化在西安風靡一時。Bat英文的原意是“賣酒的櫃台”,可見它是簡陋而隨意的。三五個人,或坐在高腳凳子上或倚在酒台旁,可以私語,可以闊論,空中彌漫著的是若有若無的薩克斯或凡阿鈴的聲響。這正是西方酒吧留給我們的固有印象。其實中國原先也有類似酒吧的消閑娛樂場所,那就是茶館。但印象中鍾情茶館的多是老人,流連酒吧的則以青年人居多,從這折射出東西方文明在休閑文化上的差異。在地球成為一座村莊的時候,酒吧文化作為一種舶來品被國人詮釋得多姿多彩。原汁原味的歐式吧,頗具中國特色的陶吧(陶是瓷的原生態),追憶似水流年的玩具吧,紅袖添茶的讀書吧……琳琅滿目,或者側身喧囂鬧市,或者垂首尋常巷陌,靜等你的眷顧和垂憐。

1.迪吧

那震耳欲聾、驚心動魄的音響,流光溢彩、閃爍搖曳的燈光,非夢似夢、若雲若嵐的煙霧,狂飆颶風、狂歌勁舞、狂呼嘯叫、狂放忘形……喜歡蹦迪的人說蹦迪是一項全身運動,它集舞美蹦跳於一身,動作輕柔舒展,韻律和諧,就連眼珠子都可以得到鍛煉,隻要音樂一響,身心便進入了一個超凡脫俗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