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順利推進我國的報業實體從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化,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陸續實施報業集團建設的試點工作。隨著我國報業領域的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化,將有越來越多的報業集團出現在報業市場,從而引導我國報業市場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
在報紙發行業的傳統體製中,長期以來都是郵局發行占據著主導地位。隨著報業實體的飛速發展以及郵局發行體製存在的諸多問題,我國的報業發行體製也出現了極大地發展。除了郵局發行仍然占據著一定的市場份額外,大量的自辦發行和第三方發行模式正在不斷湧現。此外,零售在報紙發行總量中的比重也在不斷上升。而全國一網化的現代報紙物流體係正在我國逐漸出現,並且將會迅速地成長起來。
據陝西省報協提供的資料,近年來我省報業發展呈現出百花爭豔的喜人景象,我省報紙發行特別是部分報社采取自辦發行、完善多渠道發行體製取得了成功經驗,報紙的發行量不斷增加,全省發行網絡建設越來越好,不僅為廣大讀者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很大貢獻,同時也為報社的經營帶來了可觀的效益。可以說這些卓有成效的報紙發行帶動了我省報業的更快發展與繁榮。
據中國報業網南非開普敦獨家專稿,2007年6月4日,在南非開普敦召開的世界報業協會年會上,世界報業協會公布了2007年世界日報發行量百強。我國有25家報紙入選百強,是上榜報紙最多的國家,也是日報總發行量最高的國家,繼續保持了世界報業第一大國的地位。
在這份權威公布的2007年報業發行量百強名單中,陝西沒有一家報紙入選。這也給陝西報業提出了問題,對此,我省報業精英們的共識是,經營好以發行為龍頭的報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對報人的緊迫要求,麵對文化產業迅速崛起的形勢和東部兄弟報社蓬勃發展的現狀,陝西報業界同仁沒有理由不爭分奪秒,拚搏奮進,把產業做大做強,為振興陝西作出應有的貢獻。
三、期刊出版和發行業
長期以來,我國的期刊出版物也是處於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狀態,所有的期刊實體都是國家的事業單位。隨著我國期刊業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不僅原有的期刊出版實體開始陸續實施事業編製、企業運作的管理體製,而且還開始大量地吸收其他形式的資本,從而使得我國期刊出版實體開始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為了增強我國期刊業的整體實力,我國的眾多期刊實體正在朝著集團化和規模化的方向發展。從20世紀90年代後半期開始,新聞出版署即開始營造期刊方陣的政策氛圍,接著在2000年提出相關的政策設想。到了2001年,中央政府的有關部門明確提出要建設我國的期刊方陣,創建具有世界影響的名牌期刊。為此,新聞出版署對期刊集團提出了五項明確的標準,標誌著我國的期刊業開始走向優化整合、規模競爭的發展道路。正是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下,我省在適當時候將籌備期刊集團。我省對期刊管理還實行審讀製度,使期刊有了較大改觀,整體質量呈上升趨勢,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另有一種思路為:緊密結合西部大開發的形勢和陝西省科技期刊的現狀,分析我國報刊管理政策及產業化發展趨勢,研究陝西省科技期刊的發展策略,提出用多元化方式組建陝西省科技期刊集團這一重要發展策略,並指出要用新思想、新思路、新方法去解決集團化過程中出版主體不明、市場化意識不強的問題。
從某種意義說,期刊是一種特殊的報紙,因此,我國的期刊出版和發行業與報紙的出版和發行業存在著一定的相同之處。基本上所有的期刊發行渠道同時也承載著報紙的發行渠道。我省目前的期刊發行業主要特征為:郵政報刊發行仍然是期刊發行的主渠道,集體和個體零售攤點是期刊發行的重要補充,期刊實體自辦發行也是期刊發行的重要模式。另外第三方獨立的發行公司將會成為期刊發行的重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