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省文化廳提供的資料看,涉及的文化產業門類有10個,規模最大的是娛樂休閑業。2003年年總產出為13億元,位居五大支柱產業的第四位。
廣播影視業是陝西文化產業的核心產業之一。省廣播電視傳輸覆蓋體係、廣播影視綜合實力位於西部前列。省局直屬係統總資產近30億,2003年經營收入約7個億。加上市縣收入,全省廣播影視業經營收入已突破10個億。2006年,全省(包括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及縣以下)廣播電視傳輸網幹線皮長51203.65公裏。市以上幹線網總長較上年新增1422.7公裏。縣級及縣以下幹線網總長達35033公裏。全省有線廣播電視用戶數344萬戶,較上年末新增51萬戶。我省2004年12月28日數字電視開播,截至2006年末,全省數字電視用戶達到20萬戶。2006年,全省廣電係統共生產電影故事片6部,電視劇23部540集,動畫電影1部13集。全省廣播綜合覆蓋率93.8%,電視人口覆蓋率95.2%,分別較上年末增加0.56和0.82個百分點。
文藝演出業在文化藝術服務業中占舉足輕重的地位。文化藝術服務業是核心文化產業之一。其中,文藝演出業在陝西文化藝術服務業中占有重要地位。據不完全統計,2003年,我省文化藝術服務業固定資產原值為9.05億元,總產出為3.89億元。而文藝演出業的固定資產和總產出分別占總量的38.67%和37.28%。藝術培訓業、藝術品業、圖書館服務業、群眾文化服務業、其他文化服務業的固定資產及總產出之和隻占總量的五分之三強。
文化產業外圍層,會展業發展勢頭令人注目。我省地處內陸,會展業發展較晚,2003年,陝西隻有146個展覽公司,從業人員5500人,展覽館收入為3240萬元。但隨著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楊淩農高會、西安文化旅遊節等一批有影響的經貿文化活動的開展,我省會展產業得到較快發展,且形成一定規模。現在,僅西安地區,每年就要舉辦100多個大中型經貿展覽會,不僅推動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交彙,也帶來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以2004年4月舉辦的第八屆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為例,簽訂國內聯合項目合同1039個,總投資額1062億元,比上屆增長80.1%;簽訂利用外資項目合同102個,外資投資額9.33億美元;簽訂內貿合同成交額88.4億元,協議成交額47.95億元。在這次會上首次舉辦了文化產業博覽會,共推出文化產業項目280個,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共有22個項目簽訂合同或協議,總投資9.47億元,其中吸引外資額達2650萬美元。中國楊淩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是我國農業高新科技領域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大型綜合展會。2003年,第十屆農高會上有18個國家和地區,28個省、市、自治區的1000多家單位和企業參展參會;展示交流的科技成果7000多項;參會人數85萬人(次);簽訂成果交易合同額156億元。2003年,陝西會展僅展館收入就達3240萬元。2004年,全年展會成交額358.8億元,利潤收入4.2億元,創造社會綜合效益38億元。2005年展會成交額370億元,創造社會綜合效益39億元。2006年,會展成交額394億元,創造社會綜合經濟效益達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