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老漢臉上閃過一絲慚愧,但迅即恢複平常:“那是在下曾祖。曾祖是唐會昌三年(公元843年)、25歲時中的狀元。”
那就對了,眼前這人正是南唐曆史上那個有名的倔驢子——盧絳。據載,李煜率眾臣於金陵城投降北周後,獨獨剩下一個盧絳堅守歙州而不降,宋太祖內懼其誠,外畏其威,誘至洛陽,盧絳立而不跪。宋太祖斥道:“你的主子都已經降了,你還有啥不服的?”盧絳高聲應道:“我隻知道我的主上是李氏,誰認識你姓趙的是什麼東西?”結果可想而知,這個倔老頭被宋太祖推出去砍了。
林楓看看盧絳身上破舊的衣裳,腦海中迅速回顧了一下盧絳的資料。印象中恍惚記得盧絳曾在北方做過一個小吏,因為什麼案件才逃亡流落金陵的,幸而遇到樞密使陳喬才開始機遇轉變,最後做到節度使高位的,而陳喬現在才還沒有上位呢。
據史載,盧絳自幼熟讀兵書,尤習水戰,曾守秦淮水柵,與南下周軍對戰時那是屢戰屢勝。正因為他忠國和善戰,史家對其評價很高:“盧絳鮮克有終,而才略縱橫,倔強不屈,殆亦有足取者焉。”這意思就是說,盧絳這人雖然沒有長性,一輩子沒有堅持幹成幾件像樣的事情,但才情還是大大的,且麵對強敵頑強不屈,也算是非常可取了。
林楓主意打定,立刻躬身向盧絳施禮說道:“盧先生,在下林楓林至善,可否請老丈與林某回府一述?”
“林楓?莫非就是那個坊間瘋傳力主變革、詩采斐然的正議大夫林楓?”盧絳一驚,看看林楓身上的軍服,有些不敢相信。
林楓笑了,看來盧絳並不知道自己還兼著昭武校尉的武散官之職,他再度深施一禮,說道:“盧先生,不才正是林楓,如假包換,林先生可隨林某回府一看便知真假。”
盧絳嘟嚷了一句:“那就去看看吧。”跟在林楓後麵向北走去。
林楓心中甚是自得,想不到隨便走了走幾步路,就碰到了一個大人才。他刻意套近乎,很快從盧絳口中了解了他的一些情況。
盧絳於公元891年出生,今年已是59歲高齡;他字晉卿,江西宜春人;因為不愛苦讀,曾數次考進士不中,曾在吉州任過一段時間回運務計吏,因好賭博竟然偷盜庫金,被發覺後才流亡到金陵的。當然,在盧絳的口裏,他屢試不中是因為主考官貪財受賄,他流亡金陵是因為被同事奸人所害。
聽盧絳這麼一說,林楓腦中的印象也開始變得清晰起來了,這盧絳也是曆史上的一個趣人。從小愛好兵家,喜好博奕角抵,“讀書明大旨”,也就是說隻求弄通一個大概意思,不願刻苦讀書,怪不得“屢舉進士不第”。家裏人“恨鐵不成鋼”,把他送往外地求學去了。他曾經在廬山白鹿洞讀書,但還是因為不思讀書,“以屠販為事,故被驅逐”。
至今,在江西分宜地區還流傳一句俗話:一夜之中,毀掉一座爐(盧),造出一口鍾。這句話指得就是盧絳被宋太祖殺了以後,本要誅其三族,但他的三個兒子都順利逃脫,幸免於難,匿名避居監湖,改姓為其祖母之姓,即鍾姓。
一路暢談下來,盧絳也卸去了心防,開始相信自己無意中撞了大運,碰到的還真是當今最紅的朝堂名人,兩人迅速熟絡親近起來。
到了府門口,林楓發現丫丫正在門口東張西望。看到林楓,丫丫立刻蹦蹦跳跳地過來,手裏揚著一張小紙條,告訴林楓說他剛離開不久,府上就來了一個鄭王府的侍衛,留了這張紙條就急匆匆地走了。
林楓吩咐丫丫帶盧絳去洗澡,然後安置在客房,自己行到無人處打開紙條一看,發現隻有兩個字:“已繪。”正是趙成玉的筆跡。
林楓將紙條揉成團,塞入了懷中,直奔主堂而去,早在入門之後,他就已經聽到主堂隱約有樂聲傳來。